5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我们关注到联合国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受到“关税战”等影响,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4%,比1月预测值低0.4个百分点。中方也发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言人如何看待关税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否担心中国经济会受到冲击?
毛宁表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我注意到国际媒体纷纷用“超预期”“有韧性”评价中国经济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面临高关税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今年前四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7.5%,显示出过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让外企在华的发展空间更大,预期更稳。
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综合全面考虑我国经济、安全和对外战略以及前瞻发展趋势,可以认定,全面零关税主张既不可行也不宜追求。
阿姆托尔表示,包括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元”公司等在内的美国多家大型科技巨头在德国运营时进行了避税,而现在德国企业却面临美国高关税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现象。
耶鲁大学教授索南菲尔德表示,企业实际承担的损失可能超出当前披露值的2倍或者3倍。
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巩固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量,同时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卡特琳娜·赖歇回应称:“关税冲突没有赢家。关税对美国和欧盟造成了同等程度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