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LPR与存款利率双降 美债风暴重来?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5-24 10:43:26 听新闻

作者:刘菁    责编:刘展超

其他热点还有:4月主要经济数据出炉,释放经济持续向好信号。

4月经济数据释放持续向好信号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比前值放缓0.8个百分点。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巩固。

【点评】4月份中国顶住压力、平稳运行,在关税战冲击下展现出较强韧性。其中消费回暖,出口结构优化,政策精准发力成为核心的支撑。专家认为,下一步,应聚焦信心提振、瓶颈突破、风险化解,通过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以政策工具箱的灵活性来对冲不确定性,以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来抵御外部的冲击,最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月税收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财政部20日数据显示,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较一季度(-1.1%)有所缩窄;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1%,较一季度降幅(-3.5%)有所缩窄。其中4月份税收收入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约1.9%。

非税收入增幅有所下滑。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15060亿元,同比增长7.7%,较一季度(8.8%)有所下滑。

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1.4%,较一季度-15.9%有所缩窄。

支出方面,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前4个月支出完成预算的31.5%,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点评】今年以来,财政收入降幅持续缩窄,财政支出持续扩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靠前实施,推动经济增长。4月份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也为税收收入转好提供了基础。房地产市场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推动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降幅缩窄。

存款、LPR降息同步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日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 ,均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LPR首次下调。

同日,多家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等多种产品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活期、定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5~25bp之间。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3.75%的历史低位,商业银行净息差回落至1.43%的低点。

【点评】LPR迎来7个月以来第一次下降,传递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居民负担的积极信号。LPR下调的直接影响之一是新发放房贷利率下降,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轻松的还款压力,但对于银行而言,资产端收益可能有所减少。存款降息和LPR调降同步落地,是在利率自律机制影响下,商业银行主动稳定息差的举措。

七部门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文件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央地联合和生态建设7个方面强化部署,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各环节,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创业投资是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文件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等举措。

同时,文件强调发挥货币信贷的重要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探索较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贷款绩效考核方案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已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

【点评】前期各部门围绕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此次七部门联合发文,对这些政策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既注重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注重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是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一项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有望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中央明确城市更新“路线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

意见部署了八项主要任务: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稳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实施,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立足于探索新模式、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等“三个聚焦”来支持城市更新。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条件标准,满足城市更新行动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点评】城市更新面临规划、土地、财税、金融等多重挑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政策支撑。意见作为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央确定城市更新大方向后,各地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细化实施路径,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上海市21日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行动,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方案把提升消费能力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稳就业、提技能、增收入,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在促进收入合理增长方面提出,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

把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服务消费、大宗消费、新型消费提质升级。在服务消费方面提出,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支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演艺活动,持续引进中外经典剧目等;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支持引入国际一流乐园IP,推动存量主题乐园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主题乐园矩阵等。

【点评】上海方案衔接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结合上海特点,更加突出需求侧、服务侧、环境侧发力,更加聚焦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协同。专家认为,该方案体现了上海作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也展现出了敏锐洞察力,精准看到了消费趋势变化,内容系统且全面。上海可发挥国际商会和组织高度集聚等优势,重构、提升AI时代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消费网络的中心度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路。

OpenAI史上最大收购押注硬件

北京时间22日,OpenAI宣布,将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创办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首批AI设备计划于2026年面世。

这笔收购预计在今年夏季完成,仍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如若成功,这会是OpenAI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意味着硬件仍是OpenAI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Io由艾维与奥尔特曼合作创办,彼时目标是做出“AI时代的iPhone”。但外界对于OpenAI正在做的AI硬件还很模糊,奥尔特曼提到,其首款产品并非要取代iPhone,也不会让智能手机消失,而是完全崭新的事物。

据外媒消息,io正探索耳机、搭载摄像头的可穿戴设备以及支持AI的家用设备等多个方向。

【点评】一年来OpenAI动作频频,此前被曝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押注AI代码。此次收购进一步表明,OpenAI希望加速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巩固在全球AI竞争中的地位。有分析认为,当下大模型竞争愈加白热化,不能单靠模型,下半场谁能触达用户才是真王者,OpenAI希望直接拥有自己的终端。同时,OpenAI进军硬件领域也可能对苹果等传统硬件厂商构成挑战。

美众议院通过减税法案,美债风暴重来?

据新华社,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22日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

这项法案将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同时增加国防支出,并为打击非法移民提供更多资金。法案还将取消前总统拜登推动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政策,并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和食品援助项目资格的门槛,以削减部分联邦开支。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债规模已攀升至36.2万亿美元。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受此影响,加上市场担忧税改法案将显著增加美国财政赤字,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推动美债收益率走高,21日10年期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再次突破5%;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显著下挫,创下4月2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点评】美国减税法案的通过加剧了投资者担忧,叠加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降,全球债券抛售正在加速。而且不同于4月关税忧虑导致投资者抛美债同时买入日本、德国国债,此次全球投资者开始无差别抛售。22日4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创下3.689%的历史新高,3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也徘徊在3.187%的历史高点附近,这又将进一步让美债雪上加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