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海外地缘政治各种不确定因素引发全球市场大跌,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俄乌冲突变数加大,以色列和伊朗等矛盾都引发调整。其中恒生指数上午跌2.2%,报收22778点,成交883.9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资本市场受到相关事件冲击,5月下旬到7月可能会有二次“小幅”回撤,而港股较多的融资项目也加大了市场供给,形成了资金面方面的压力;不过市场调整后,随着内地各种政策落地,下半年港股有望重拾上涨势头,市场需要有新的板块和故事来接力。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针对钢铁等关税的政策,对全球资本市场确实造成了一定冲击,让投资者对全球贸易方面感到不确定,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第一点。另外,之前新股市场吸纳了过多资金,导致二级市场资金可能有所减少,当前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全球贸易、关税政策以及流动性问题,较多IPO相关情况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影响。温天纳称,内地A股市场休市,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港股的走势,因为缺乏内地资金的支持,相信明天A股开盘后应该会有较强的表现,可能会扭转部分当前的情况。
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IPO压力加大了市场供给,包括之前几家大厂也在高位大额配售融资,导致市场估值压力较大。另外,所谓的新消费涨幅较大的公司也有估值过高和达不到预期的业绩增长之间的偏离度越来越大,最终这个结构性泡沫需要市场主动来消化。港股整体估值并不高,需要有新的板块和故事来接力,这场牛市是不同行业、板块、主题之间的接力赛,不可能是某些公司的“独角戏”。胡宇认为,今年下半年市场肯定还有机会,可能更多是低估值板块的机会,上半年大幅融资的板块都会有压力。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认为,预计5月下旬到7月可能会有二次“小幅”回撤。当前继续上涨面临的压力包括:关税后续还会再谈,但具有一定不确定性;4月以来的市场波动,对资金赚钱效应还是产生了负面干扰,市场交易热度明显下降,恢复起来需要一些时间。另一方面,指数全面突破还需要一个强势板块主线推动,之前有深度求索(DeepSeek)驱动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目前新的板块现在还在酝酿中,但需要些时间,而指数往下空间大概率也不会很大。
欧盟方面已准备好反制措施,第一阶段将于7月14日自动生效。
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领域征收25%关税,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
欧盟官员预计,美欧谈判会继续拖延,因为“美方尚未明确最终诉求”。
这些商品具体包括组合式冰箱、冷冻柜;小型和大型干衣机;洗衣机;洗碗机;卧式和立式冷冻柜;烹饪炉、灶具和烤箱;食物垃圾处理器和焊接金属架等。
上诉法院允许特朗普政府在定于7月底进行的辩论之前,继续根据紧急权力法征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