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午后,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将于6月18日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四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发行量300亿元。数据显示,本月将有200亿元、6个月期香港央票到期。
近年来,人民银行已形成常态化的香港央票发行机制。发行香港离岸人民币央票对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1月,人民银行启动在港发行人民币央票工作,此后发行安排相对固定,基本上每年发8次,三个期限品种共12期。香港央票的常态化发行对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次发行情况看,香港央票受到海内外多种类型投资机构的广泛欢迎,投标倍数一般在2倍以上,显示了对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心。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此次发行后,香港央票余额与2024年年末持平。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发展,香港央票余额也稳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末分别为800亿元、1100亿元、1400亿元,有专家预测今年余额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今年1~2月,香港央票发行较多,单次发行量也创新高,之后3月、5月未到期续发,余额微降至1300亿元。此次公告的6月发行量较到期量多100亿元,发行后央票余额将与去年末持平。
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美元资产避险属性下降的背景下,香港央票为离岸市场丰富了人民币投资选择,有助于提高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着力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
超过1亿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还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破300亿
平安私募证券基金获批成立,首期规模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