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世界先锋戏剧扎根海边,阿那亚戏剧节狂欢落幕

第一财经 2025-07-01 16:14:36 听新闻

作者:吴丹    责编:李刚

这片北方之海不像南方海滩那么甜美宁静,它的阴晴不定与力量感,给戏剧增添了大自然的风雨、雷鸣,也成为国内青年文化一年一度的精神充电站。

在海的波浪与宁静之中,在众人的欢呼与尖叫声中,夜空中的海上烟花渐次绽放,候鸟300的倒计时牌走到终点,第五届阿那亚戏剧节在6月29日宣告落幕。

11天里,40位中外导演在15个剧场空间带来94场演出,戏剧节“情感和理智”的主题出现在阿那亚的街头巷尾。戏剧的存在本就是情感与理智的交织,情感是冲动与狂欢,理智是知识与克制,两者的纠缠融合,恰是戏剧节的样貌。今年的阿那亚戏剧节,依然呈现出一场海边潮流戏剧的全景,从现代舞到荒诞剧,从肢体、人偶、声音、材料甚至机器人戏剧,当代戏剧千姿百态的样貌被全方位探索并打开,浪潮般涌向观众。

《唐璜》

法国北方剧院艺术总监大卫·博贝执导的开幕大戏《唐璜》,在海边架起巨型雕像,演员围绕雕像诠释莫里哀经典巨作。闭幕大戏则是法国编舞家玛姬·玛汉以贝克特作品为灵感创作的《五月May B》,被视为舞蹈史中教科书级的作品。另一部闭幕戏来自比利时OG剧团的《谢谢谢谢》,用影像、声音和幽默献给观众一场游戏通关庆典,探讨生活的本质。

“我们邀请世界各地的戏剧人来到这里,构建起世界戏剧的风貌,感恩能与观众一起走进一个‘奇怪而美丽的世界’。”艺术总监孟京辉说,阿那亚戏剧节走到第五届,以全球化的视角展现戏剧与社会、时代的对话,这其中,充满着矛盾与美丽、困惑与笑声,既野性又智慧,“我们相信,戏剧依然掌握着生活的答案。”

以戏剧为媒,以自由为通行证,海边的阿那亚戏剧节早已超越了观剧本身,这片北方之海不像南方海滩那么甜美宁静,它的阴晴不定与力量感,给戏剧增添了大自然的风雨、雷鸣,也成为国内青年文化一年一度的精神充电站。

《谢谢谢谢》

酒神与日神,海边的精神狂欢

对80后导演聂竞竹来说,戏剧节就像“量子纠缠”,把所有单打独斗的戏剧人联合在一起,在同一个时空相聚、共振,“所有人在戏剧这座桥上遇见彼此,就产生出很多新的可能性。”

6月27日晚,由聂竞竹执导、唐大年编剧的刹那戏剧《七/SEVEN》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演,该剧改编自钦哲·诺布导演的电影《寻找长着獠牙和髭须的她》,讲述一位生命仅剩七天的主人公,在七个梦境中从慌乱求索到内心和解的旅程。毕业于央美的聂竞竹是一位视觉艺术家,戏剧是她近年来探索的新领域,因而也带着更多跨界的实验精神,她将剧场、影像与当代艺术融合,打造出一个穿越时空的魔幻艺术现场。

《七/SEVEN》

除了执导自己的戏,聂竞竹还是阿那亚戏剧节“未来戏剧SHOWCASE”的发起人与总策划,肩负该板块的整体统筹,每天忙碌于三个论坛、九个工作坊、九个剧目的评审等事务,忙得脚不沾地。

对戏剧节来说,“未来戏剧SHOWCASE”是兼具学术眼光与实践性的戏剧前瞻,年轻戏剧人的开阔视野、多元风格,是对戏剧节主流话语的补充,也是充满先锋性的探索。今年的“未来戏剧SHOWCASE”收到387份投递作品,每位报名的独立导演都要从中选出9组。包含舞剧、肢体、戏曲、互动剧场等多种形式,探讨瞬间、永恒、生命、死亡、AI、未来等诸多社会议题。

在沙滩上的“候鸟300”,则是另一场年轻戏剧人的狂欢节。全球招募的300位创作者,在建筑师马岩松打造的候鸟沙城,完成300小时的集体共创,囊括影像、音乐、声音、绘画、装置、行为、魔术等不设限的作品。

“对创作者来说,能有一个地方让大家聚在一起’玩一玩’,已是莫大的幸福。”聂竞竹常在“候鸟300”看到几乎不眠不休的创作者,惊讶于他们的生命力与精神状态,那种自由、共创的状态,或许正是艺术理想的模样。

6月28日晚,聂竞竹与来自波兰、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印度的国际评审团,开了一个长达7小时的评选会,最终选出孙铭池导演的《异常》颁发金奖。金奖剧目将获得10万元奖金,并受邀参加下一届阿那亚戏剧节“特邀剧目”单元。

《异常》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提出,古希腊戏剧是由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对抗与调和而产生的。在解读这个观念时,聂竞竹认为,以绘画、‌雕塑、装置为代表的造型艺术体现着日神精神的和谐与秩序,表演、音乐、舞蹈这些艺术形式则是酒神精神的痛苦与狂欢。

今年阿那亚戏剧节以“情感与理智”为主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呼应。

出其不意的自然,与戏剧契合

“爱还会计较刮风下雨吗?”当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编舞家高艳津子在阿那亚孤独外剧场的疾风中喊出这句话,在细雨中的观众以掌声和呼喊声,表达他们看完现代舞《初·恋》的触动。

《初·恋》作为特邀剧目登台,没有绚丽服装,没有华丽的舞台设计,只是一首首经典老歌,伴着即兴式的现代舞,把观众拉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绪记忆。这部剧借助了海边多变的天气,制造出非同寻常的戏剧性。舞者们从黄昏舞到日落,从风平浪静舞到电闪雷鸣,无人停下舞步,观众也没退场。最后舞蹈结束,无数观众受邀登上舞台,与舞者一起蹦迪呼喊,舞台上下所有人在风中挥舞双手唱着《让世界充满爱》,那一刻的情绪指数抵达峰值。

《初·恋》

“阿那亚戏剧节的显著特色,就是对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剧评家张再涂参加过多次阿那亚戏剧节,他观察,戏剧节启用的孤独外剧场、海边剧场、沙丘剧场、白色剧场、森林剧场、帐篷剧场、北岸礼堂、红房子剧场、酒神背后、日出剧场10个户外剧场,还有酒神剧场、艺术中心圆形剧场2个半露天剧场,充分利用着大自然。

算上环境戏剧朗读的场地,诸如海边沙滩、树林、草地、游泳池、足球场、建筑的外围,各种自然场域,都成了戏剧故事的发生地,对情绪的表达,是一种凝聚与放大。

聂竞竹很喜欢阿那亚北戴河,“温暖的时候很温暖,冷酷的时候很冷酷,这片海本身就有戏剧性。人在大自然面前很渺小,但如果把戏剧融入大自然,很美妙,很神奇。”

“环境和戏剧的美妙契合时常能够完成一种出其不意的、全新的呈现与表达。”张再涂对阿那亚的美好记忆,相当一部分就来自自然景观和戏剧情境的叠加和互动,堪称奇妙时刻。2021年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结束后,音乐人在孤独外剧场一侧的高台上演奏,海风迎面吹来,小号声和浪涛声互为交叠,音乐仿佛成了爱情故事的最后回响,盛大而浪漫,梦幻且疯狂。

2023年的《鱼没有感情》中,观众跟随演员在迷宫般的丛林和栈道之间穿梭、解密,完成90分钟的独特戏剧体验;2024年的环境戏剧朗读《桃花扇》中,演员在露天泳池表演,有时静坐水中,有时涉水而行,有时用水枪演绎滑稽戏谑的战争场面。去年在孤独外剧场上演的闭幕大戏《天守物语》,风雨雷电突然来袭,但身着华丽和服的日本演员保持柔美和缓的表演,大自然赋予舞台迷雾缭绕的气氛,为人鬼爱情悲剧增添凄美质感。

这种对空间的利用,让张再涂想到以“新空间演艺”为核心的深圳蛇口戏剧节,戏剧剧目在公交车、菜市场、购物中心、美术馆等场所上演,具有更强的沉浸感和参与性。

《天生机器人》

纵观这些年的阿那亚戏剧节,张再涂坦言,能看到戏剧节有“时长短、多元性和融合性强、风格先锋另类”的特点,在追求创新、审美新奇和另类上,阿那亚戏剧节始终走在前沿。但另一方面,一些复杂、艰深的长篇大戏就相对较少,今年超过90分钟的只有开幕大戏《唐璜》。从戏剧厚重程度来说,对观众的注意力和背景知识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对阿那亚戏剧节而言,每年的戏剧狂欢,就如同海边的潮汐涨落,是艺术与生活交融的注解。海边戏剧节成为扎根于海的仪式,戏剧的乌托邦,则在时间的冲刷下露出坚实的轮廓。

在闭幕式的派对上,大家举杯狂欢,孟京辉登台读了一首艾略特的诗:“我们所谓的开始,常常正是结束,而结束正意味着开始,结束之处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我们将不会停止我们的探寻,我们所有的探寻的终结,将来到我们出发的地点,而且将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地点。那些看似熟悉的地方,那些我们以为早已了解的自己、彼此、世界,会在一次次别理与重逢后,重新拥有新的模样。”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