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国务院新闻办7月4日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防洪减灾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复治理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跟着资金走,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推动工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行。
关锡璠介绍,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坝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广东黄茅峡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浙中水资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调水,以及洞庭湖重点垸堤防等长江流域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分别组织编制中小河流治理、区域排涝能力、水生态治理修复、水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实施方案,自上而下谋划好相关重点建设项目。
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了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政策,明确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各自支持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到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并将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高到大型工程的同等水平。截至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全部下达完毕。
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整装推进,要求各项目整体谋划、整合内容、整装建设、整周期维护,确保建成一个、交付一个、上图入库一个、运维考核一个。二是统筹衔接,做好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促进发挥综合效益。三是投融资改革,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例如,近期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工程已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深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早下达中央投资,保障年度建设需求,推动工程顺利建设。加强建设质量管理,建设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及时开展维修养护,促进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防汛抗旱带来严峻挑战,需要筑牢国家水安全屏障。
“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
6月以来,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密集发布,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从结构来看,新基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占比提升。
最近几年,全国水利建设快速发展,多个水利重大工程相继落地,尤其是一些论证多年的项目终于落地。
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重点投向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文基础设施和数字孪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