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尾盘,金一文化(002721.SZ)再度冲击涨停,突破前期高点,再次创近两年新高。
因贴上“稳定币”的热门概念,金一文化此前已经连续三天涨停,8日虽涨停未果,但7月累计涨幅已经达到46.8%。而5月至今的两个月内,该股已经实现翻倍。
金一文化这波涨势,是“摘帽”利好和收购转型双重催化的结果,特别是近期“稳定币”概念持续发酵,游资、机构接力涌入,推动该股连续飙升。但股价上涨之际,金一文化的主业,却存在不确定性。
金一文化的黄金珠宝主业,已经连续多年大幅缩水,而收购而来的子公司,虽然对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做出了规模可观的承诺,但在收购前,却突然出现了业绩变脸,未来能否兑现承诺存疑。
搭上“稳定币”概念冲击四连板未果
已经3连板的金一文化,因与“稳定币”概念发生关联,7月8日尾盘再度冲击涨停,盘中触及4.86元/股,突破前期高点,再创近2年新高,收盘回落至4.75元,全天上涨7.47%。
该公司7月2日在投资调研纪要中称,已在研发稳定币服务系统,计划以该公司的支付清算、数字钱包等业务为主,进行稳定币业务拓展和布局。
上述消息一出,金一文化随即被贴上“稳定币”概念标签,7月3日至7日的三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虽然该公司提示称目前暂未有香港客户,且香港的子公司未开展任何业务,但其股价依旧上涨。
龙虎榜数据显示,连续涨停期间,多个知名游资频繁在该股现身,机构资金也介入建仓。7月4日,国泰海通证券成都北一环路、东亚前海证券苏州分公司等游资席位合计买入超2亿元,机构专用席位买入3496.21万元位列买四。7日,国泰海通证券成都北一环路继续加仓3994万元,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654.71万元,卖出2800.29万元,净卖出146万元。游资快速拉抬与机构博弈形成合力,推动该股连续涨停。
7月8日,主力资金加速撤离,全天合计净流出7.67亿元,占总成交额近21%,日内换手率高达近30%,盘中再次涨停,前期买入资金已有借高位震荡出货迹象。
国资入主“起死回生”
金一文化原来的主营业务,主要是珠宝设计、产销,巅峰时期在全国开设门店超过1000家,年营收破百亿元。2015年至2018年1月,该公司收购了十余家小型珠宝企业股权,交易金额合计超60亿元。
而激进并购也带来严重后遗症,商誉虚高、业绩不达标等问题逐渐暴露。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的商誉高达27.68亿元。2018年,该公司计提9.05亿元商誉减值,全年净利润亏损0.94亿元,同比下滑125.71%,资金链也出现危机。
不仅如此,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碧空龙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碧空龙翔”)及实际控制人钟葱的股权质押,也先后爆发危机,2018年7月先后出现强制平仓、司法冻结风险。为度过危机,该公司不得不向国资寻求资金增援。
同月,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下称“海科金集团”)以1元的价格,通过受让碧空龙翔73.32%股权,间接持有金一文化17.9%股份,海淀区国资委由此成为金一文化的实际控制人。
国资成为大股东后,通过提供资金,缓解了金一文化的流动性压力,但经营困境仍然未解。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连续3年巨亏,净利润累计亏损78.13亿元,2023年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ST)。
为了改善金一文化的经营状况,从2023年开始,国资通过剥离亏损资产、债务重组,将金一文化的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171.83%大幅降至2024年末的4.83%。2024年,该公司财务状况有所好转,实现净利润1453.97万元。
今年4月,金一文化通过收购切入金融科技领域,形成“黄金珠宝+金融科技”双主业布局。经过竭力“抢救”,该公司今年6月成功“摘帽”,这也成为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催化剂,今年4月到6月,其股价从2.26元涨至3.5元,累计上涨超过50%,市值也重回百亿元以上。
买来的子公司盈利能力存疑
由于剥离亏损资产,金一文化收入规模大幅下滑,2024年珠宝主营业务收入仅3.73亿元,难以支撑目前的百亿市值。
在这种情况下,收购而来的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开科唯识”),成了金一文化未来的业绩希望所在。根据披露,今年4月,该公司以4.12亿的价格、103%的溢价率,收购了开科唯识43.18%的股份,加上表决权委托,获得的表决权共计57.48%。
公开资料显示,开科唯识曾在2022年12月启动创业板上市,但在2024年9月“折戟”。上市失败后,因与原股东存在对赌协议,该公司转而与金一文化合作,由后者收购包括实控人郭建生、迟立辉等一致行动人持有的部分、创投机构持有的全部股权。
原来的创投股东虽然顺利退出,但金一文化同样面临开科唯识业绩对赌问题。按照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7年,开科唯识
须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660万元、7560万元、8560万元。
就在金一文化收购前,开科唯识业绩却突然变脸。根据披露,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2亿元、4.54亿元、5.13亿元,净利润5165万元、6248万元、7185万元,但2024年1-9月净利润却突然亏损728.57万元。
开科唯识主营财富管理与支付清算业务系统领域,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招股说明书,因IT服务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该公司将进一步向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如拓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为拓展业务规模,开科唯识2020年至2022年应收账款快速增长,从7654.33万元增长至1.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6.93%增长至43.85%,未来可能存在一定坏账风险。
而对于金一文化宣称的稳定币业务拓展和布局,目前未有实质进展,将来能带来的业绩贡献也存在疑问。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内地监管情况以及该公司在香港的业务布局来看,相关概念短期内并不能改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场跟风炒作需要警惕追高风险。
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将继续面临国内外的诸多挑战,但发展韧性和潜力仍存,景气度将延续修复态势。
该类机构利用稳定币等新概念进行炒作,编造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许正宇亦表明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目会是个位数,盼于条例生效后能够收到申请,目标今年内可发出牌照。
Tether凭借其盈利能力、庞大的规模以及相对简单的核心业务模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对于货币公信力较高、金融体系稳定的国家,稳定币的发展则可能成为推动其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