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把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法律上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随着新法的落地实施,多地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矿业权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和多地自然资源部门了解到,新矿产资源法的落地为矿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家矿业企业负责人表示,矿业企业迎来多重政策红利释放的关键发展期。未来,在矿业用地、开采战略性矿产资源征收土地、探采“直通车”、油气探采合一、矿业权收回补偿等方面将实现突破。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新矿产资源法,我国将建立矿业权登记制度,出台矿业权登记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借鉴不动产登记的做法,创设矿业权登记簿制度,将矿业权证书列为不动产证书的一种类型,突出矿业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强化权利保护。同时,将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许可制度,完善出让合同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幅持续扩大。矿业经济“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
其中,社会资金33.59亿元,同比增长28.2%,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48.0%,表明企业投入矿产勘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36.34亿元,同比增长20.1%。
从矿种来看,锡矿、铝土矿、钨矿、铜矿、磷矿等矿种勘查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煤炭、铅锌矿、钼矿、金矿、石墨等矿种勘查投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当前,矿产资源外部环境处于不稳定期,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处于上升期。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加大了探矿权供给,2024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581个,创十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318个。
在本月7日举办的2025甘肃省矿业权出让项目招商对接活动上,3个重大项目现场签订煤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46.47亿元;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与10家前期竞得矿业权企业签订矿业权出让合同,金额为23.25亿元。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甘肃省今年已公开出让矿业权75宗,成交总金额达36.93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介绍,内蒙古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化出让,提高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去年以来,已成功出让92宗矿业权,实现出让收益约222.06亿元。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内蒙古推行矿业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竞买人可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报名、竞价等环节,为矿业权市场化公开、公平、公正出让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出让20宗矿业权。“十四五”以来累计出让矿业权318宗,成交价374亿元。四川已出台矿业权出让工作规程、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促进矿业权出让登记更加便捷、规范、高效,还采取“成交价+收益率”方式征收出让收益,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协同做好矿业权出让、进一步严格规范矿业权市场化交易等政策文件;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文规范矿业权网上拍卖挂牌交易行为,确保矿业权出让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联合发布《四川省矿业权招标出让工作规程》《四川省省级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规则》,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以有序推进矿业权招标出让。
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矿产资源外部环境处于不稳定期,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处于上升期,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处于调整期,矿业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处于转型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分必要。
自然资源部日前召开的矿产资源管理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明确要求,加快政策创新,通过试点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在矿业权空白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完善矿业用地制度。切实解决各地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行业人士称,新能源矿产,或者说战略性新兴矿产正成为矿业公司竞争的新赛道,以及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幅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矿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聚焦新变化新需求,统筹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基础测绘、林草、地质调查等专项规划编制
当前,应加速推进矿业法治建设,提升矿业法律服务水平,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增储上产,助力矿产能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矿产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