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邓紫棋跨界写小说,热卖背后的出版营销新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7-15 14:14:02 听新闻

作者:吴丹    责编:李刚

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业,实体书可谓艰难。自带流量的明星转型出书,确实是降维打击,但也引发出版业营销变革的话题。

从歌手跨界到科幻作家的邓紫棋,首本科幻爱情小说《启示路》7月10日开启预售,首日就突破20万册,销售额破4000万元。

“这几年,实体书能大卖的热文,也能达到这个量级。但要么是大热作者的新书或旧书再版,要么是网络大热作者在网络连载期间就很火的书。”一位关注网文小说的出版编辑告诉第一财经,这几年,有几本原耽小说创下一小时销量破40万本记录。但她强调,邓紫棋作为新人作者,且新书没有大量宣发,“取得这样的成绩相当厉害。”

明星写小说并非新鲜事,今年已经有两位歌手跨界写作科幻小说。上月,90后音乐人曾轶可首部长篇科幻小说《TAYOUZI1 银壳下载》出版,探索爱、时间,以及人类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

邓紫棋的小说主题来自她同名专辑《启示录》里的14集MV,由音乐扩展出三重世界——元宇宙中的“乐土”与“废土”,以及真实世界。虚拟角色Gloria与现实中名为秋的女孩彼此照映,寻找各自的自我身份。科幻只是小说的外衣,她试图探索的,也是个体面对“自我”与“爱”的命题,是一次通往内心的启示之路。相比曾轶可小说售价52元,邓紫棋的小说分为89元和298元两个版本。

自由撰稿人Alex在开售的第一时间就入手了298元的恒藏版,加上运费308元。据他所知,很多粉丝都是四本起买,更有甚者晒出42本的订购记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随机签名本。

“小说更多是IP价值,买书的几乎都是粉丝。”Alex坦言,298元的价格对一本科幻小说而言很贵,但作为明星周边,就可以接受。

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业,实体书可谓艰难。自带流量的明星转型出书,确实是降维打击,但也引发出版业营销变革的话题。

在邓紫棋掀起的巨大流量背后,是粉丝经济的惊人能量,也是“如何做好一本书”的出版界营销案例。

现象级营销与粉丝经济

《启示路》的预售日,是邓紫棋出道17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粉丝以“作家再出道”之名,将邓紫棋的新书话题推上热搜。

《启示路》背后的联合出品方,是一众懂得互联网玩法的出版商,包含了番茄小说、果麦文化和五大唱片。

果麦文化曾操盘过销量超500万册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超级畅销书,在策划邓紫棋新书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缜密思考。

预售日的选择就包含心思。图书策划团队花两个月时间梳理邓紫棋的成长轨迹,选择出道17周年这个日子,也意味着她作为作家的“二次出道”,唤起粉丝情感连接。

粉丝的购书行为,就变成一场“见证第二次出道”的仪式感。粉丝晒单时自发加上“陪你从歌手到作家”的标签。一个简单的购书行为,从商业行为变成了情感互动,粉丝与歌手成了情感的共同体。

粉丝对偶像的支持,从来不仅限于作品。一位流量明星登上杂志封面,常能带动杂志销量指数级上升,对邓紫棋的粉丝来说,买一本她的小说,与买一本有她封面的时尚杂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有粉丝在购书后坦言,自己平时并不看书。

明星出书之所有热销,背后的逻辑始终脱不开粉丝经济的模型,从情感投射到身份认同,再到一个社群的归属,粉丝集体号召起来一起购书,情感的连接与消费的忠诚度,是普通作者无法比拟的,这种消费某种程度上也脱离了书籍本身。298元的恒藏版《启示路》更像是给粉丝的收藏品,包含限量编号卡,还有配套的周边“乐土文身贴”。

《启示路》除了明星本身的号召力,背后也聚集着国内最强的爆款密码制造者。

番茄小说是《启示路》的独家引入方,作为一个数字阅读平台,早已跻身网文阅读市场第一梯队,多年来也在思考如何拓展出版业的想象力空间,探索“让每一本书都被喜爱的人’看’见的理念”,让传统出版业在商业化变现上找到新路径。

果麦文化也有线上线下全体系营销渠道的经营优势。他们在多年的图书营销中早已累计起经验,寻找和放大粉丝的初始流量,就是第一步。

软科幻成创作新宠

“科幻正从亚文化圈层突围,成为主流文化圈的表达新宠。”科幻基金发起人马国宾在B站分析认为,邓紫棋的《启示路》是一面多棱镜,映照出明星IP、粉丝经济和科幻创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2016年,邓紫棋就曾为科幻电影《太空旅客》创作主题曲《光年之外》,MV点击率破亿,奠定她最初的科幻美学取向,也为她日后创作科幻小说埋下伏笔。而后,邓紫棋为自己的专辑《启示录》撰写故事时,写着写着,开始研究量子力学、宇宙起源和AI等科幻层面的内容。

2022年5月,邓紫棋在电脑中创建《启示路》第一版文档,小说创作正式启动。她在2022年9月的专访里第一次透露自己的创作野心,“爱文字不亚于音乐,未来可能写剧本或小说。”今年1月,她在直播中首次提到自己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启示路》,4月2日成为签约作家,“13岁时的梦想20年后实现了”。到了7月4日,《启示路》公布预售。这速度不可谓不快。

邓紫棋开创“音乐IP小说化”的模式,被网友调侃为“抢刘慈欣饭碗的六边形战士”。马国宾认为,从邓紫棋的职业生涯来看,她一直在突破和跨界,从钢琴神童到流行歌手,她始终保持跨越的锐气。当音乐形式无法承载她对科技时代人类对自我和命运的思考时,文字就成为她自然的创作延伸。她写科幻小说,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音乐创作,是“科幻+音乐+哲学”的跨界实验。

事实上,在出版业,创作者的身份正被逐渐丰富,行业文、二次元、轻小说等从小众题材演变为流行题材,国潮、种田、非遗、职场等题材也不断涌现。科幻这个曾经的亚文化圈层,在这些年成为热门的大赛道。

喜欢读网文写作网文的阿齐,从邓紫棋的《启示路》洞悉到软科幻崛起的势头。尽管目前还没有人读到小说,但他看过小说梗概后分析,《启示路》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科幻小说,书封上那句“如果完美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你会爱真实的我吗?”,意味着这是一本结合了科幻元素的“少女科幻向”爱情小说。《三体》那种硬科幻,绝大多数人很难驾驭,但是只要有一些科幻元素,脑洞够大,就能进入软科幻小说赛道。

《启示路》创下现象级销量,引发业内关于文学与流量的论战。其文本与营销模式,都在超越传统出版的运行边界,背后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一本书的营销成功,也许只是一个难以复制的个例。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