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北京写字楼最新报告,均显示北京写字楼市场呈现空置率微幅下降、租金持续下行、科技企业活跃度最高的特点。
莱坊发布的《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8.4%,扭转了第一季度的上升趋势;净吸纳量由负转正,录得12960平方米,反映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仲量联行报告也显示,北京写字楼空置率基本维稳,2025年二季度,整体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环比下降,主要得益于中关村及丽泽的大面积租赁成交。
从支撑北京写字楼市场的主要力量看,科技、金融、专业服务业是“三大巨头”。
莱坊数据显示,高科技行业是上半年的租赁主力,占整体交易面积的34%。金融和专业服务业紧随其后,分别贡献22%和16%的租赁面积,长江证券、大家保险和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的搬迁,是这两个行业的代表性案例。
莱坊方面表示,今年以来,国央企受政策引导,迁回自持写字楼的趋势逐渐明显,办公扩张计划趋于谨慎,对核心区域写字楼去化产生压力。但头部科技企业的扩张和增长较为坚挺,为北京写字楼市场注入了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北京写字楼市场空置率虽微幅下降,但仍有租金压力。第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下降1.6%,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33.1元,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了7.4%,不过跌幅持续收窄。
作为北京写字楼的代表区域,金融街片区的租金也有下降表现。莱坊数据显示,金融街作为租金最高的区域,二季度租金水平跌破400元关口,环比下降6.1%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389.2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8.7%。
另一代表区域中关村同样如此,二季度的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58.2元,环比下降1.0%。不过,因中关村附近高科技企业较多,空置率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12.8%,是第二季度空置率下降幅度最大的片区。
仲量联行方面也表示,二季度北京甲级办公楼的租金,延续了前几个季度的下行趋势,环比下降4.0%,同比下降16.8%。“对于2025年的租金走势,我们维持年度降幅14.8%的预测。”仲量联行北京商业地产部高级董事张斯亮表示。
展望后市,虽然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预计无新增供应,有利于推动去化和空置率的降低,但从2026年开始,北京写字楼市场将迎来又一波供应高峰。
莱坊表示,2026年将是未来的供应高峰年,预计将有757,000平方米的写字楼供应,后续市场租金将进一步下行。“市场将进一步向租户方倾斜,除了降租金之外,定制装修、拎包入住等优惠措施将成为业主的普遍选择。”
不过戴德梁行方面称,目前市场处于筑底横盘阶段,业主对租金的让渡空间已接近极限。根据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产业发展指引,20个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将驱动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提升。
坐拥一线黄浦江景的阳光控股大厦已经“三拍三流”。
随着上海多个新兴商务区崛起,写字楼市场正从“地段驱动”转向“产业生态驱动”。
2025年办公楼市场新增供应加速,新增需求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短期内降本增效仍将主导租户策略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增速5%。作为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30%以上的广东省,近两年来对跨境电商相关的产业空间形态(写字楼、仓储物流园)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展望2025年,成都优质办公楼市场约81万平方米的新增项目预计交付,同比大幅增长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