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凸显。”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8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发布会上说道。在发布会上,王文涛用四个词来概括“十四五”时期我国消费市场的变化和亮点:扩容、提质、焕新、开放。
“十四五”以来,我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一些细分领域的规模保持“龙头”地位,比如网上零售、汽车销量、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销量,都是全球第一。
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品质消费走进了千家万户。王文涛表示,推动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刺激政策,更重要的是换出了智能和绿色,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提升了大家的品质生活。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推动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品质电商,培育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同时,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中国的大市场为全球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十四五”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线上还是线下,买东西都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流通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线上和线下,是经济的“筋络”和“血脉”,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言尤为重要。“十四五”以来,我们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占GDP的比重超过1/10,创历史新高,吸纳就业1.35亿人。今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五年前的14.7%降至14.1%,重点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商贸流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十五五”,盛秋平表示,将以规划为引领接续发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加快建设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深入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王文涛强调,“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市场的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没有变。在总结“十四五”的基础上,把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对中国市场有效的、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政策,转化为常态长效政策。同时会因时因势提出一些新的应对政策,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前瞻布局未来消费新赛道,聚焦低空观光、虚拟社交、6G应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构建多元创新的数字消费产业格局。
业内人士预计,储能、配电网、充电桩等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将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投资新增量。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目前这一顶层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展望下一个五年,它既是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化的开局,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新能源超越火电装机规模后持续飞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