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财报,展现持续稳健的增长势头和强劲的市场韧性。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增长1%;有机营收增长5%;净利润为38.0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8%;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为0.87美元,增长4%。
旗舰品牌【可口可乐】表现稳健,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二季度,无糖【可口可乐】实现了14%的增长。2025年5月,在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可口可乐】蝉联食品饮料品类榜首,其整体排名位居第14位,较去年上升一位。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面对第二季度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系统始终保持专注、灵活应对,推动上半年业务稳步增长。我们将继续坚定执行战略重点,有信心实现更新的2025全年业绩指引及长期目标。”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加速本土投资与产能布局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詹鲲杰特别提及中国市场表现,指出尽管当前消费环境趋于谨慎,旗舰品牌【可口可乐】和餐饮渠道的强劲表现仍然推动了整体销量增长。目前,可口可乐中国系统正在针对渠道和客户制定更精细化的策略,推动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活动,并加速冷饮设备投放。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本地企业”,可口可乐中国携手装瓶合作伙伴继续加码本土投资,优化产能布局,以更好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近期多个重点项目取得进展,彰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区域供应链建设方面,2025年6月,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预计年内启动建设。该项目将整合海南太古可口可乐现有产线,全面提升产能效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绿色工厂。
产线升级方面,2025年5月,中粮可口可乐饮料(贵州)有限公司新建易拉罐生产线正式投产,预计年产能将新增约五万吨。作为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的第46家工厂,贵州厂采用先进的KHS科埃斯系统,新生产线具备更高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能够生产200ml和330ml包装的多款含气饮料,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洞察消费者多元需求 持续创新激发品牌活力
可口可乐中国始终贴近消费者需求,旗下品牌通过产品创新与互动体验,进一步加深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在顺应年轻群体社交需求方面,2025年4月,【可口可乐】经典的“分享瓶”(Share a Coke)活动全新回归。此次活动聚焦于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真实、深度社交互动的渴望,将Z世代熟悉的社交人设融入瓶身包装,使产品成为打破社交壁垒、建立真实联结的载体,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乐在一起”的畅爽时刻。
产品创新方面,2025年5月,【雪碧】抓住“清凉经济”势能,全新推出无糖配方的“冰柠酷莓”口味。新品采用凉感技术,将酸甜莓果味与清新柠檬味融合,为消费者带来酷爽入夏的饮用体验,丰富夏日饮品选择。
面对多元消费文化,2025年7月,【芬达】精准切入二次元赛道,携手人气手游《绝区零》开启“多巴胺,即刻行动!”主题联动,推出多款联动周边产品和礼盒。此次跨界合作深度融入年轻群体的兴趣领域,打造饮料与游戏的创新互动体验,与年轻消费者产生文化共鸣。
围绕消费者对多样化饮用场景的需求,COSTA【咖世家】于2025年4月推出全新“轻爽黑咖”系列即饮咖啡,覆盖从日常通勤到户外出游等丰富生活场景。新系列包含清爽原味与清新橙柚味,精选门店级品质咖啡豆,结合锁香萃取工艺,带来兼具醇香与轻爽的口感。
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市场持续引领营销创新。2025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多项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地洞察的创意广告,在2025戛纳国际创意节荣获13项大奖。
积极响应抗击汛情,保障灾区应急供水
今年6月,全国多地进入主汛期,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积极发挥运营网络优势,位于湖北、广西、珠海、重庆、华中及贵州六地的装瓶厂快速响应,共计启动12次【净水24小时】应急响应行动。通过与政府应急部门、壹基金救援团队紧密协作,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及时调配逾56万瓶饮用水,覆盖4.6万余人,助力保障当地基本饮水需求与生活秩序恢复。
【净水24小时】是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在2013年联合壹基金、当地政府机构等全国救援伙伴搭建的应急饮用水救援机制。在有需要时,该机制会迅速响应,将可口可乐中国系统遍布全国的运营网络转换为紧急输送赈灾物资的“虚拟供应链”,在24小时内将饮用水送抵灾区。
展望未来,可口可乐公司更新了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约为8%,此前预计为7%-9%;有机营收增长为5%-6%,与此前保持一致;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约为3%,此前预计为2%-3%。可口可乐将持续深化本地化战略布局,强化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层连接,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与长期投资眼光,不断释放增长潜能,朝着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马士基称,当前该公司对所有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支付的有效平均关税率大约为21%。
中国市场不缺新的运动品牌。近些年随着各类细分品类运动的流行,各类国际品牌也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入中国市场。
A股整体盈利呈现结构性分化,传统行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展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
在推出外卖业务之前,新业务(主要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收入连续多个季度同比出现下滑。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年薪降幅最大,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年薪连续两年“领跑”光伏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