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报告:中企数字化转型有三大变化,仅9%应用生成式AI成效显著

第一财经 2025-07-23 22:33:37

作者:缪琦    责编:杨志

中国企业在业绩承压之下依然保持高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下行周期等影响,企业普遍面临业绩承压、利润收缩的挑战。叠加结构性的消费变化和AI技术不断突破等因素,当前的现状愈发考验企业差异化竞争能力。

连续8年追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埃森哲近日发布《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总分连续三年稳步提升。随着外部环境的演变及企业各项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企业的重塑进程正进入关键阶段。

中企数字化转型三大变化

通过对覆盖七个行业163家中国企业的研究调研,报告发现了三大变化。

首先,坚持创新与全球化。中国企业在业绩承压之下依然保持高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并勇于设定超越行业标杆的宏伟目标。相比2024年,致力于树立新行业基准的企业增加了12个百分点。

其次,AI从工具走向战略。中国企业正在全面拥抱AI以加快重塑。46%的受访企业正在规模化应用生成式AI,将其嵌入大部分的业务和流程,AI技术已经从客户服务、营销等应用场景延伸至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等更复杂的领域。然而,只有21%的企业有能力以较快速度推进规模化应用,仅9%的企业通过生成式AI实现了显著价值。为了加快进程,企业加速建设云、安全等各项数字技术关键能力。

第三,借助AI工具以释放人才力量。运营虽然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强项,但持续加剧的不确定性和快速扩张的海外业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运营需要进一步升级。人才和运营是影响企业韧性水平的两大关键维度,而在当下的全球环境中,提升韧性显得愈发重要,也愈发具有挑战性。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表示,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深入各个应用场景和业务流程,企业只有不断重塑转型,加快探索新前沿,夯实数字化基础,升级运营并释放技术与人才融合的潜能,才能最大化将价值落地,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建议从四方面展开行动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俞毅在7月23日的媒体活动中表示,像DeepSeek这类生成式AI的出现,有效降低了AI工具的使用门槛,让更多组织具备“直连模型、尝试部署”的能力,有助于推动企业内部探索和实验。然而这种能力的释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推动技术走向生产力,还需要定义场景并对业务端有成熟认知,这对中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报告建议企业从以创新实现再突破、打造由AI驱动的数字核心、打造自适应的韧性、重塑人才与组织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创新与全球拓展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新增长战略的关键源泉。为此,把AI能力系统化融入企业商业模式、战略决策和业务流程,能够帮助企业更高效地预测未来场景,把握战略方向,快速响应内外部变化,加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其次,AI驱动的数字核心可以将传统IT系统升级为能够动态感知、智能决策和自主进化的技术体系。企业需要打造灵活的架构,将数据资产转化为知识,并能在不同区域市场、合规要求等情况下对核心业务模块、数据资源及技术能力实施差异化部署,实现技术和业务的协同发展。

另外,现代化的数据治理和先进AI部署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成本和效率目标,实时监控企业运营,提升响应速度和预测能力,实现全链条的协同。全球布局的企业则需要持续优化其供应链,增强当地配套能力,并利用AI实现供需、产能、库存的实时监控与快速决策,灵活调配资源。

最后,面对AI智能体广泛应用的趋势,企业不仅需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也应当使各类智能系统能够更好地嵌入流程主干,在深层次上考虑人与AI的协同进化和相互信任。(实习生谢小桐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