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将推动玻璃、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提升,以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7月24日起,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平板玻璃行业是我国重要基础建材产业,按用途分类包括建筑用、汽车用和太阳能电池用平板玻璃。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从区域看,平板玻璃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湖北、广东、山东、四川、辽宁、福建、安徽、湖南、浙江等地区。
玻璃工业污染主要是废气污染物,包括配料等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玻璃熔窑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烟气和涂装、印刷等工序产生的VOCs(含苯和苯系物)。目前我国玻璃工业通常采用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制气、焦炉煤气、重油等,不同燃料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也不相同。
编制说明称,综合考虑玻璃工业污染防治,既要考虑源头原辅材料替代削减和工艺技术革新,也要考虑末端治理技术和生产全过程管理,全面削减污染物产生和末端治理。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玻璃工业能耗消耗较大的玻璃熔窑设施,倡导使用纯氧燃烧技术和电助熔技术,在节能降碳的同时可以降低废气产生量;针对行业氮氧化物较高的特点,推荐使用低氮燃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在治理技术方面,该标准推荐了多个源头减排工艺措施,降低后续治理成本。玻璃企业采用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其投资和运行成本略有提高,总体在玻璃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编制说明称,该标准所规定的可行技术,可覆盖玻璃工业95%以上玻璃企业,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支撑。同时,可指导企业选择可行的治理技术,避免盲目无效投资,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玻璃、矿物棉工业需全面削减污染物产生和末端治理。摄影/章轲
《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承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
矿物棉是将各类矿物原料经熔融、成纤,并用不同有机、无机试剂表面处理后制成的蓬松状短细纤维。矿物棉具有不燃、不霉、不蛀等性能,可做成毡、毯、垫、绳、板等。用作吸声、减震、隔热材料。矿物棉包括岩棉、矿渣棉和玻璃棉。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山西、新疆、安徽、陕西、甘肃11省岩(矿)棉产能都超过30万吨。全国玻璃棉产能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西,湖北、山东、江苏等地区。
该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矿物棉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原料熔制过程的能耗约占整个产品综合能耗的70%左右。我国岩(矿)棉企业大多采用立式熔制炉(俗称冲天炉)对原料进行熔制,燃料主要为焦炭,另有少量企业使用全电熔炉。玻璃棉熔化温度较低,目前国内玻璃棉生产主要使用火焰玻璃熔窑,燃料以天然气为主。矿物棉生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酚类、甲醛、氨等。
《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矿物棉工业能源消耗较大的炉窑设施,引导使用富氧燃烧、纯氧燃烧和全电熔制等技术,在节能降碳的同时可以降低废气产生量;针对行业氮氧化物较高的特点,推荐使用低氮燃烧等技术,在节能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在防治技术方面,标准推荐了多个源头减排工艺措施。
该编制说明称,标准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会使企业环保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略有增加,但不会造成矿物棉价格浮动,不会产生供给收缩效应,总体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标准所规定的可行技术,可覆盖矿物棉工业95%以上生产企业。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损失,将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维态美公司涉嫌违法行为相关调查情况
涉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和钢铁、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以及交通等重点领域。
将以美丽海湾建设的绿色发展要求倒逼沿海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正在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省级整合优化成果。整合优化成果成熟一批、批复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