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这是3个月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特别提出“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以来,再次部署“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也明确要“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朱民此前提出,在贸易战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企业平均的边际利润约15%,要消化高关税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外贸企业要有很大的调整,削减成本、多元化出口方向、改进技术,相应的结构调整不仅面临困难而且还需要时间。
近年来多地都在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便利和服务,并帮助开拓多元化市场。此次会议同时指出,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供应链“出口转内销”的另一端,须进一步激活内需市场。此次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海关总署7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2.7%。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另据上海航运交易所7月26日发布的数据,最近一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延续调整行情,多数航线市场运价走低,综合指数小幅下跌。
今年上半年,湘鄂赣三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带动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60.44亿元。
商务部将进一步优化管理举措,完善出口许可和合同登记程序,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指导企业做好合规工作。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不断扩大“朋友圈”,也实现了“变量可控”。
展望下一个五年,面对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内需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