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议程中挑出毛病,尤其是他那个充斥着自相矛盾、更有可能让美国变得更穷而不是“再次伟大”的经济战略。然而当他最近建议七国集团应当涵盖俄罗斯,或许还有中国时,我却对此赞同不已。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在欧元诞生后承诺采用共同货币、集中制定货币政策并使用共同财政政策规则,因此让它们在这么一个全球精英决策集团中各自保留一个席位已不再有多大意义。倘若将目光从宏观经济转向外交、安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领域,那这样做的理由就更少了。
这正是我在2001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核心论点之一,我在文中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语名称首字母创设了“金砖四国”的概念。当时大家都明显认识到欧元区在全球GDP中的份额将会随着上述国家的崛起而下降。我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那些未来状况的认识,并促使七国集团变得更具全球性和前瞻性。为了紧跟形势发展,它不能仅仅代表老化、衰落的“工业化”大国。事实上我比特朗普更进一步,建议将巴西和印度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纳入其中。由此产生的九国集团将由“金砖四国”加上加拿大、欧元区代表团、日本、英国和美国组成。
考虑到自2001年以来世界的发展变化,我可能会修改这一提议,剔除掉加拿大和英国(尽管两国对此应该都不会太高兴)。加拿大的参与一直是个问题——既然它都能列席,凭什么澳大利亚不行?同时没有充分理由表明,这些国家为何应该比印度更早加入集团。虽然加拿大和英国在维护法治和支持美国等盟友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这些特质在全球治理方面并不重要。
无论如何,即使加拿大和英国永远不会接受我提议的“九国集团”,一个“十一国集团”也会比目前的七国集团有很大改进,因为它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跟上形势。这在2001年就已经是事实,如今那个占据统治地位的七国集团成员似乎也同意这一点——特朗普已经表明他没什么功夫去搭理这帮人。
但是一个没有美国的七国集团又是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该集团的一个有效功能是为志同道合的国家提供一个在具体事务上寻求共识的论坛。但如果其目的是向其他国家强加各类全球解决方案,那可就行不通了。
当然,如果由特朗普决定,他会选择构建一个由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将世界划分为各自势力范围的“三国集团”。虽然他不能无限期地担任总统,但可以在未来几年开始为一个更持久的框架奠定基础。
无论发生什么,政治仍将错综复杂。在不发生重大危机的情况下,印度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尽管巴西的经济政策一直反复无常,但也没人会否认它的拉美头号强国地位。
说到这里,许多外交官会插话说二十国集团才代表着全球治理的未来。既然它已经为金砖五国(最初的四国加上南非)提供了一席之地,那还有什么必要去搞一些更为精英的集团呢?
我也曾对二十国集团在2008~2010年间被提升为首要国际论坛表示赞赏,因为当时它在制定全球金融危机解决方案方面被证明是非常高效的。但该集团在过去十年间日益迷失方向,事实表明它过于庞大、过于臃肿,太容易受到政治压力和争议的影响,无论这些压力和争议来自哪里。
此外,近年来金砖五国和其他新兴大国似乎认为,二十国集团本身就是受七国集团驱使的,因为后者的成员国经常将自身理念强加于人或在制定议程方面扮演过分强势的角色。这种看法使得俄罗斯和其他金砖国家更容易联合起来反对七国集团的倡议。我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亲眼见证了这一点——当时成立二十国集团卫生与金融委员会的努力陷入了困境。
这并不是说二十国集团应该停止存在。但它确实需要变得更加有效,而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更新七国集团,使之不再成为一个不信任和怨恨的来源。
(作者曾任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英国财政大臣)
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加速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引发技术垄断加剧、智能鸿沟扩大等问题,亟需各国加强治理合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致文莱、阿尔及利亚、摩尔多瓦、伊拉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利比亚和巴西的信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发表讲话,涉及美联储降息、乌克兰问题等多方面内容。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在此期间,美国将与各方合作,努力结束这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