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保住名义规模最大经济体的名头,还是为其国民提供财富和繁荣?
如果“让美国再次伟大”最终能帮助每个人摆脱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那么世界其他国家都会对特朗普感激不尽。唯一的输家只会是普通美国人。
鉴于美国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这些担忧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债券收益率上升、股市疲软和货币贬值已成为其他许多经济体在2025年的显著特征。
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认为关税是个好主意,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有助于减少一国的贸易逆差。更糟的是,大家都知道关税会带来各类额外成本和其他负面后果。
如果检视一下那些变得更为平稳的趋势通胀基础指标以及各类通胀预期调查,就知道前景仍然相当乐观。
关于通胀前景的激烈辩论仍在继续,一些德高望重、经验老到的商界人士对中央银行是否已经控制住了通胀表示怀疑。
正如数据所表明的那样,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英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持续疲软。除非这种状况发生改变,否则实现人均GDP快速增长将是痴人说梦。
过去一年来的许多重大事态发展偏离了预测共识,暴露了经济学家们理解的局限性。
目前这个全天候社交媒体、点击陷阱和假新闻的时代无法给人以信心,因此,很多人都抱有悲观主义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是忽视人工智能显而易见的巨大潜在好处的理由。
总的来说,通胀状况将继续逐步改善。但如果密歇根调查关于通胀预期的结果未能得到扭转,那么股票投资者们就得小心行事了。
近来出现了某些积极迹象,但新的不确定性来源依然存在。
那些围绕英国无止境黯淡前景的讨论,往往忽略了两个可以为当前走霉运的政治领导层带来惊喜的趋势。
许多其他问题,如俄乌冲突继续发酵,威胁着世界各地的供应链、市场和经济状况。
将英国表现不佳的地区“拉平”仍有巨大的前景。正
国际足联在2010年选择南非、2014年选择巴西、2018年选择俄罗斯以及现在选择卡塔尔,都是基于本世纪头20年所谓新兴经济体的稳步崛起。
如果特拉斯希望解决英国最迫切的需求,而非单纯迎合选民,那么她应当将提高许多领域持续薄弱的生产率作为主要关注目标。
现在过于乐观还为时过早。我不想给人一种印象,即对衰退的担忧是没有根据的。
美元在美国和世界当前的局势下依然能维持统治地位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重要的战略替代品。
如今更大的风险则是通胀预期确实正日益脱锚。
如果过去30年的通胀趋势被逆转,那么我们今年迄今为止在债券市场看到的动荡,可能就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高盛(Goldman Sachs)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萨里大学。主要研究兴趣在外汇市场。“金砖四国”(BRICs)这一重要名词的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