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镜头里见证的百年光影,从笔尖展开的奇幻之旅|荐展

第一财经 2025-08-11 17:47:00 听新闻

作者:朱洁树    责编:李刚

在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这场展览,不仅汇聚了珍稀古董相机和镜头等,更以来自国内外摄影师的丰富影像作品,展现了徕卡与中国的世纪故事。

世纪见证者:当徕卡遇见中国

地点:上海邮政博物馆

时间:7月26日~8月25日

2025年是徕卡I型相机诞生100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以“百年徕卡:世纪见证者”为主题的展览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展开。在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这场展览,分为“珍品展区”“匠心车间”“《LFI》档案馆”和“百年影像”四个展区,不仅汇聚了珍稀古董相机和镜头、设计手稿、精密材料与部件、杂志封面等,更以来自国内外摄影师的丰富影像作品,展现了徕卡与中国的世纪故事。

“百年影像”展区由影像评论家顾铮策展,其中包括中国影像先驱金石声留下的历史印记,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记录的中国往事、摄影名家史蒂夫·麦凯瑞和上田义彦对于中国的印象,也有很多当代摄影师带来的先锋作品,以及包括张亚东、肖战、谭松韵、罗云熙等名人明星使用徕卡相机拍摄的私人摄影作品。

朱朱之城

地点:南志阁艺术中心

时间:7月12日~10月26日

在空山基展览之后,南志阁艺术中心迎来了法国艺术家让·朱利安,以及他充满幻想意味的奇想世界。在这个名为“朱朱之城”的展览,到访观众将作为“主角”,化身“勇者”展开一场奇幻的探索之旅。每个展厅都是宏伟城堡中的神秘房间和奇妙洞窟,由勇者、战士、精灵和魔法师组成的探险小队,将在观战过程中遭遇惊心动魄的历险。沉浸其中,观众将会感受到一种新奇的艺术体验。

展览适合拍照摄影,也适合孩子们在其中穿梭嬉戏,与此同时,它也适合每一个心怀纯真的大人。艺术家让·朱利安在现场用画笔描摹出整个世界,也诉说了自己的故事。他1983年出生于法国南特,兼具戏谑玩心与敏锐观察力的视角,源于自幼沉迷的法国和日本漫画、动画、电子游戏和电影等流行文化的滋养。“朱朱之城”的灵感,正是来源于他童年时期的幻想世界以及与叔叔共度的难忘回忆。

“战争的阴云、全球变暖的气候危机、突然而来的疫情……我们的生活被不安所笼罩,人们通过电子游戏、角色扮演、小众文学和网络社群等方式逃离残酷现实。”艺术家表示,“多年来我一直通过绘画来观察和评论现实世界,如今我旅居东京,开始试图描绘另一个现实——这种充满魔力的日常,或许正是对现代生活的魔法抵御。”

登临出世界

地点: 敦煌当代美术馆

时间: 2025年7月18日~2026年3月20日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塔是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其形态与意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塔作为一种向上和超越的意象,也曾经激发历代诗人和作家的无限想象。本次展览以 “塔” 为探究焦点, 通过将20余件文物与20多位当代作品并置的方式,展开对塔的多元观察与理解。展出文物包括车马仪仗器、石造像塔、绘画、经卷、金银器、陶塑与碑刻等,几乎每一件都有与之对应的当代创作启发跨时空的联结与想象。

艺术家郑靖以《映心》回应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宝塔心经》。多媒体艺术团队 Funes以《登临送目》为题,利用大量唐代佛塔的高空视角数据,令参观者有“登高远望”的体验,一瞰塔周的山水格局,也能体会到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古塔的现实处境。文学创作者们则以文字为砖石,构筑起意象纷呈的 “文心之塔”。作家马伯庸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了诗作《庆州白塔咏》,回应家乡赤峰的地景记忆与精神意象。btr与杨仕聃的《九层塔》则以文字搭建了一座 “通感” 之塔, 在语言的结构之中, 塑造出色香味俱全的想象世界。

敦煌当代美术馆创办于2024年,以敦煌文化为基因,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展览实践,挖掘并重构丝绸之路文化在当代的思想价值。

人生短·艺术长:丰子恺艺术展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时间:8月8日~9月7日

丰子恺(1898~1975)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首任院长,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代表,继承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与诗意内核,以简笔水墨的形式表现日常琐事,作品简洁明快、平实隽永,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本次展览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呈现近200件丰子恺书画作品和文献资料,带领观众感受其笔下的纯善动人的人间光景。展览分为“诗意之心”“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爱国之心”四个板块,多维度展示艺术家的诗意、谐趣与哲理。

季鑫:皮格马利翁的凝望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时间:8月9日~10月15日

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是季鑫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在艺术史的语境中,这类主题曾经与特定视角的凝视机制与欲望结构相关。而在季鑫的作品中,他所构筑的女性形象凸显出一种精神属性。本次展出的50多件作品,几乎都是唯美、修长、冷静,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我没有关注性别,”艺术家表示,“她们更像是一个存在高于我的幽灵、精灵,她们比我更加纯粹,比我更加理想化。”

展览名称“皮格马利翁的凝望”引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根据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创作了一个象牙雕塑,并且产生了超越尘世的情感。皮格马利翁的凝望与视觉回转,既指涉造物者对理想形象的投射,也揭示了观看与认同、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层纠缠。“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藏蕴着神圣的本体,那是我们真正的家园。”民国学者吴经熊的这段文字,为季鑫近年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幽微的精神指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