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科院专家:正在研发全国首个“绿色旅游发展指数”

第一财经 2025-08-11 20:53:32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胥会云

多位专家建议,推进旅游业绿色发展,应全方位布局,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定位,统筹规划编制、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投资,推动文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最新研究认为,我国旅游业需加速绿色发展转型,旅游业绿色发展必须按下“快进键”。

在8月11日召开的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旅游发展报告“湖州指数”》。

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在发布中表示,旅游业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路径,推进旅游业绿色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宁志中说,虽然我国已初步构建“顶层政策-示范工程-市场激励”的绿色旅游推进框架,实现了从理念倡导到体系化治理的跨越,但在资源节约、碳排放管理、绿色产品供给等维度,仍缺乏标准化引导、规模化实践和量化评价。

此外,景区、酒店与交通等关键环节缺乏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碳排放核算口径,难以纳入统一减排责任。绿色住宿、低碳交通、生态体验等产品供给碎片化,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溢出。现行政策多聚焦示范项目补贴,缺少与碳市场、绿色金融深度联动的系统治理工具。因缺乏价格激励和消费指引,市场主体与公众响应有限。

“放眼全球,旅游业绿色转型正由倡议探索迈入‘规则重塑’时代。”宁志中介绍,2024年,欧盟将可持续旅游相关指标纳入《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50多个国家在《旅游业强化气候行动宣言》中共同承诺,将旅游业纳入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统一能耗、用水、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全球900余家政府、协会与企业签署《格拉斯哥旅游气候行动宣言》,370份气候行动计划已备案并进入实施阶段。

旅游业绿色转型应形成跨区域、全域化绿色旅游发展格局。摄影/章轲

上述报告同时表示,中国旅游业绿色转型正稳步推进。《“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从顶层设计上将生态优先、清洁低碳、环境友好、全民共享等确立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与主旋律,明确提出“实施绿色旅游开发”“创建500家生态文明旅游景区”“4A级以上景区全面配套生态停车场和生态厕所”“智慧景区试点将能耗监测、客流控制与碳效管理打通”等措施。

宁志中说,中国旅游业绿色转型已呈现市场偏好“更绿”、绿色供给“更全”、绿色渗透“更深”、地方探索“更广”等趋势。

报告称,2025年是推进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之年。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篇开局的承启之年,既要高质量完成既定约束性目标,又需为后五年旅游业绿色发展奠定更高起点。同时,距2030年碳达峰仅剩五年,“双碳”目标已进入攻坚关键期。面对国际绿色经济新规则和碳关税加速落地,我国亟需发挥制度优势,抢占技术、标准与市场先机。

论坛上,多位专家建议,推进旅游业绿色发展,应全方位布局,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定位,统筹规划编制、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投资,推动文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链条推进,构建绿色产品体系,实施“村游富农”绿色共富示范,打造无痕生态旅游城市等绿色品牌。多领域协作,形成跨区域、全域化绿色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完善法规、机制和资金支持,推出绿色旅游规范和绿色金融产品,建立多层级联动的绿色旅游推进体系。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上述机构正以湖州为蓝本,在综合研判我国绿色旅游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发展效益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研发中国绿色旅游发展报告“湖州指数”。他说,该指数旨在完成三方面任务:凝练绿色旅游发展理念,明确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内涵与评价边界;识别绿色旅游发展评价维度及其要素,构建结构清晰的指标体系;开发多源数据融合与权重分配算法,建立科学的指标权重分配机制与指数测算模型。

宁志中介绍,这一全国首个“绿色旅游发展指数”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迭代的绿色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为全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提供评估尺度、质量范式和决策工具。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