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付一夫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近期,A 股市场表现强劲,呈现持续稳健上行态势。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自2025年4月7日上证指数触及3040.69点后,市场开启震荡上扬行情,截至8月18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18%,突破近十年历史高点,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这一现象既是资本市场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也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牛市”二字总能牵动投资者神经——它意味着资本市场活力提升、股价呈现持续性上涨态势,也蕴含着财富增值的机遇。回顾历史,真正的投资智慧,不在于预判牛熊转换的时点,而在于牛市来临时能否以清醒认知驾驭市场情绪。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牛市思维”及相关问题。
一、牛市中常见的三个错误投资习惯
即便建立了牛市思维,不少投资者仍难获理想收益。历史数据显示,部分投资者在牛市中亏损幅度甚至超过熊市。究其根源,是多数投资者常犯以下三大错误:
第一,频繁换股,追涨杀跌
牛市中板块轮动较快,热点切换频繁,可能今日半导体领涨,明日新能源发力。这种行情容易让投资者陷入“赚快钱”的误区,急于频繁买卖以追逐所有热点。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历史经验表明,牛市中“多数股票都会上涨,只是涨幅和时间有先后”。真正的理性投资者会保持耐心,忽略短期波动,精选有长期逻辑的标的持股待涨。
第二,盲目自信,无视风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中指出,“信心过度与高预期是投机泡沫的重要诱因”。牛市中赚钱效应凸显,很多投资者信心膨胀,甚至认为自己能精准掌控市场,将股市视为“提款机”,这容易催生“非理性繁荣”。
同时,市场火热时,投资者易被情绪裹挟,产生“一夜暴富”“账户翻番”等不切实际的预期,并以此主导投资决策。他们只看到股价上涨,忽视风险,盲目追高,甚至加杠杆操作。但股市风险无处不在,牛市亦不例外。
第三,盲目跟风,缺乏策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扁平化,财经内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广泛扩散,普通投资者能快速感知牛市到来,进而跟风入市,形成“羊群效应”。
但多数跟风者缺乏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对持仓个股一无所知——既不清楚公司主营收入、业务区域、核心竞争力,也不了解其长期投资价值,仅关注股价短期涨跌。这种情况下,一旦股价大幅波动,他们因无明确策略而手足无措,对牛市的执念往往让其选择 “硬扛” 而非理性应对,最终小亏变大亏。
这些错误是牛市中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需引以为戒。
二、提升自我,把握牛市机遇
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牛市机遇、实现理想收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秉持牛市思维,保持理性心态
建议投资者建立牛市思维,同时调整心态,克服恐惧与贪婪。牛市中,不因短期波动惊慌失措,也不因追求高收益盲目冒险。要理性看待涨跌:回调时,若上升趋势未改,应相信是正常调整;投资时,避免跟风追涨,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计划合理布局。
二是加强学习,提升认知
牛市中,投资者需深化对市场和投资知识的学习,研究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企业基本面。例如,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如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央行流动性调节等),这些政策对市场影响深远;研究行业发展前景,选择处于上升周期、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精选优质标的。
三是总结经验,形成交易策略
投资者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成败,完善决策。可建立投资日志,记录每笔交易的决策逻辑、理由及结果,定期回顾总结,打磨投资策略。成熟的策略需明确买入标准(如估值、业绩增速)、止盈止损线等,严格执行才能在市场中行稳致远,即便熊市也能控制风险。
当前A股牛市行情是资本市场给予的宝贵机遇,但要实现财富增值,需投资者超越自我、持续提升。唯有以理性思维应对市场,以专业能力把握机遇,才能在牛市中乘风破浪,收获投资成果。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通过国内经济数据持续改善,市场信心得到有效增强,A股市场有望在外部宽松环境的助力下,走出更具有持续性的独立行情。
建材板块多股连板,国统股份、西部建设、青松建化均收获2连板。一图速览今日连板股>>
工程机械股山河智能2连板。一图速览今日连板股>>
A股市场在历经8个月蓄势整理后迎来强劲行情,沪指突破3500点关口,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创新高。
A股市场在全球金融震荡中面临外部流动性冲击和内部估值体系再校准的双重考验,但同时也蕴藏着政策托底效应、产业升级韧性和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下的结构性突围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