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2025-08-20 09:01:56 听新闻
作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责编:韩露阳
①美股四年来最佳财报季!六成企业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得益于企业成功化解关税影响及美元走软提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二季度财报表现远超市场预期。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David Kostin指出,二季度标普500指数企业整体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远超此前4%的市场预期。在已公布财报的92%的标普500成分股中,有60%的公司每股收益超出预期超过一个标准差。企业通过与供应商重新谈判合同、调整供应链布局、实施成本削减措施以及将部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美元走软为大型跨国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收入提振效应,但小型企业因无法充分受益于汇率优势,面临更大的销售增长风险。
-评论员简佳:美股亮眼财报背后真正的英雄是预期管理:分析师在关税阴影下大幅下调预测,为企业设下低门槛,使实际数据显得异常出色。当关税与汇率红利消退,市场若仍按当前高估值定价,盈利修正的负向弹性将迅速放大;相较之下,现金流稳健、全球定价权强的大盘股仍是避风港,小盘股则需警惕二次下杀。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钱启敏:美股季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核心驱动因素可归因于美元走弱与通胀水平回落。
②AI浪潮重塑软件行业 传统巨头与新兴企业共谋未来
高盛报告指出,AI非颠覆者,而是软件巨头的“力量倍增器”,当前阶段类似于历史上软件行业从本地部署向云计算的转型期,当时诞生了新一批的领导者,但也促使Adobe、Intuit和Autodesk等老牌公司转型为规模更大、增长更快、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报告称,AI将为软件行业铺就持久增长道路,未来市场领导者将是持续创新的巨头和AI原生新兴公司。软件巨头们正部署混合AI模型策略,将专有数据模型与外部LLM结合,巩固护城河。高盛强调,企业级软件门槛高于消费级,AI更可能增强而非取代现有产品。投资者需关注净收入留存率的稳定性、AI收入贡献、客户对SaaS领导者创新的反馈及AI原生企业发展势头等指标,以判断行业未来走向。
-评论员简佳:AI并非SaaS的“掘墓人”,而是新一轮分层:拥有数据、工作流锁定与合规信誉的现有巨头,会把AI嵌入产品抬升ARPU;缺乏行业纵深、仅靠模型API的AI原生公司,短期内只能切走边缘场景。真正的风险是估值——若巨头无法在2026续约潮前证明AI带来增量收入,高PS将迅速压缩;反之,“护城河”深且率先货币化的企业将享受“戴维斯双击”。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钱启敏: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对传统软件的替代将是大势所趋。
③诺和诺德将司美格鲁肽美国自费患者月开销从千元降至499美元
诺和诺德公司宣布大幅削减美格鲁肽(Ozempic)的价格,针对的是自费购买该药物的患者(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医保中覆盖广泛),他们现在可通过其自费药房平台NovoCare,以每月499美元的价格购买Ozempic,约为美国市场标价的一半。此外,诺和诺德还与药品折扣平台GoodRx合作,借助GoodRx平台的渠道和技术,在全美国范围内,也能买到降价后的Ozempic和Wegovy,价格同样是每月499美元。此次降价虽与美国政府的讨论无关,但背景复杂,包括竞争对手礼来公司近期上调减肥药价格,以及市场上更便宜的仿制药广泛使用带来的竞争压力。
-评论员简佳:“降价+扩适应症”是诺和诺德“防守+进攻”的组合拳:短期内用价格锁定患者、挤压复配仿制药;中期借肝病新蓝海打开增量需求。关键考验在于供应能否跟上,如果缺货再现,低价策略反而可能侵蚀品牌溢价;反之,产能充足时,诺和诺德有望以规模换利润,重新夺回估值主导权。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钱启敏:诺和诺德正采取多元化的降价促销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市场份额与竞争力。
④谷歌与美国航天局开发太空AI医疗助理 机构称AI医疗迎来广泛应用时刻
美国谷歌公司宣布与美国航天局联合开发一款AI医疗助理,用于太空任务中为宇航员提供实时健康诊断服务,即使在远程医疗无法运作时也能使用。方正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正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AI医疗迎来广泛应用时刻。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明确且强烈。AI+医疗细分应用广泛,其中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或将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星展银行邓志坚:医疗是一个具备长期增长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医疗除了固定的人口老龄化需求增长外,科技推动下的医疗也迎来了设备更新换代和治疗方案推陈出新。工业革命4.0是智能化时代,AI将与医疗密不可分。在5G和未来6G的支持下,医联网将会逐渐成型, 而AI需要医联网作为支持才可以最终应用起来。所以现在无论是哪一家企业要在AI医疗中获得领先,前期的研发开支必不可少。这时候除了看医疗企业的技术积累,还要看资本实 力。所以建议选择大型医疗企业,比较在营收和盈利上比较稳定,支持更大的研发开支, 甚至也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收购合并。
-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创新药估值修复以及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拓宽,A股医疗器械及智慧医疗板块将会有表现机会。
需要了解关于AI医疗产业链和布局机会的深度解析,欢迎订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最新推出的收费版《投资秘籍》,机构预计医疗保健领域的AI市场规模到2036年底将超过4.57万亿美元,2024年-203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45.5%。国内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催化,AI医疗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布局?近期我们关注了AI基建,脑机接口,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链,相关板块均有亮眼表现,点击第一财经“VIP频道”,查看更多。《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投资秘籍》原价每月298元,现特惠价只需每月258元!花小钱,既能学到投资逻辑,也能寻到投资路径!
从AI驱动医疗企业发展的情况看,约30%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会借助AI工具,约30%企业会在销售与运营环节中引入AI,另有约10%的企业会在生产制造阶段运用AI。
虽然目前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所耗费的时间要比人类医生要长,但等到训练完全成熟后,有望缩短手术时间,而在完全投入临床使用后,将帮助解决外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AI模型的能力对于医生而言,就好比是自动驾驶对于司机的作用。医院加速构建AI模型的目标,就是为了打造医疗领域的“自动驾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