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专家组综合评估和遴选产生了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由杭州企业和机构牵头的3个项目入选——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与试点应用、面向银发人群的AI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攻关及试点应用、智能护理协作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与试点应用。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发布,标志着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业从“概念导入期”迈向“规模化增长期”,“结对攻关”模式,将集中力量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带着更多能满足老年人精细化、多样化需求的成熟产品,走进日常生活。
1.读懂你的心思
“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与试点应用”项目由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牵头,聚焦于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围绕这个目标,创新中心打造了首款家庭陪伴机器人——“胖达”。
在多模态感知理解、长短记忆情感计算、拟人化人机交互引擎等技术的帮助下,“胖达”能精准捕捉人的情感变化,实时调整互动策略。
今年8月,“胖达”首次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这只毛茸茸的“熊猫”,提供“主动的陪伴”——主动找你玩、聊天,还能读懂你的心思。你皱起眉头,它就会问你:“是不是不开心?”
2.减轻你的负担
“面向银发人群的AI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攻关及试点应用”项目由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
智元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可穿戴式髋部助行外骨骼,是国内首款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已在养老康复、劳工作业、户外运动、助残训练等场景落地。
“踏山”仅重2.7千克,续航可达4小时,最远行进距离达25公里,能识别平地、斜坡、楼梯等12类复杂场景,辅助肌力退化的老年人行走。
“卸山”能把肩背部负载的重量通过外骨骼结构传导到地面,降低肌肉疲劳,最大负载能力达50千克,能有效减少肩部70%的压力和腿部30%的压力。
“搬山”能通过为腰部提供动态助力,实现30千克的负载重力传导,为你降低50%的腰背负担。
3.“带”着你登山
“智能护理协作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与试点应用”项目由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焦老龄化进程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护与康复需求,计划在两年内完成5款以上机器人产品的研制与优化,部署不少于300台(套)设备,服务超1000名老年用户,推动智能养老设备的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康养融合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程天科技的速行GoGo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长城、黄山、莫干山等多个景区“上岗”。仅重2.5千克的外骨骼机器人,内置多传感器系统,能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节电机输出,为上下坡动作提供助力。试用者表示,“仿佛有人托着双脚向上推”。
目前已构建涵盖“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全产业链。
覆盖情感陪护、康复支持、生活照料、移乘转运、辅助行走、二便护理及助浴、健康管理和智慧环境等类别。共32个项目入选,其中5个项目来自广东。
智联招聘发布《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深圳发文支持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提供事后奖补;英伟达CEO:对DeepSeek R1的理解完全错误,推理人工智能增加了计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