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今年以来,如果要问最火的科技公司有谁,估计前几名中一定有宇树科技。2025年春晚舞台上,16台宇树人形机器人表演的《秧BOT》节目惊艳亮相,这些能精准完成手绢抛掷回收、动作同步误差小于0.1秒的智能机器人,不仅展现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成为宇树科技即将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生动注脚。本周,这家深耕机器人领域九年的科技企业正式披露,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标志着其资本化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宇树科技计划于四季度提交IPO申请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全面关注。首先,宇树科技的上市堪称意料之中。当下,科技股已然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核心焦点。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个行业的格局。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从云计算到物联网,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快速迭代,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投资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纷纷将资金大量涌入科技领域,期望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众多科技公司顺势而为,选择在这个黄金时期登陆资本市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和共同的选择。宇树科技身处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洪流之中,凭借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自然也备受市场关注,上市之举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其次,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早已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声名远扬。其研发生产的各类机器人凭借先进的性能、精准的操作以及高度的智能化水平,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市场对宇树科技的看好情绪愈发显著。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如同强劲的东风,有力地助推了宇树科技迈向资本市场的步伐。
政策市场双重利好,成长机遇与挑战并存
宇树科技的上市选择恰逢机器人产业政策红利集中释放期。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密集出台,杭州将机器人核心技术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北京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
科创板为这类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精准对接资本市场的平台。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宇树科技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核心专利数量等科创属性指标上均具备优势,其“核心技术经认定具有国际领先性”“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等特点,符合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的定位要求。
然而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尽管上市本身并非难事,但对于宇树科技而言,如何高效运用好通过上市融资所获得的巨额资金,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才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上市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非终点。一旦成功募集到资金后,如果未能合理规划和使用这笔宝贵的资源,很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比如盲目扩张业务版图,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或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无法保持领先地位,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越;亦或是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出现效率低下、成本失控等情况。只有将资金精准投入到核心业务拓展、前沿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以及市场渠道建设等关键环节,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推动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产业热钱涌动,应用场景匮乏。
青岛银行:国信产融拟增持至19.99%;天普股份:如股价进一步异常上涨 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一些公司“搭上”宇树科技后,股价一度录得较大涨幅。
大会设置1场主论坛、40余场开放见解论坛、18场创新者舞台及3场AI科创赛事。
后续芯片板块可能需要震荡消化,可以找一些低位方向,例如半导体设备、材料以及AI应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