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持续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提高企业根植性,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通过集成应用牵引,提高系统整体能力,提升元器件、零部件等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强化计算等领域芯片、零部件、整机系统等研发应用和配套适配。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高集成度北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研制智能工控计算机、工业智能相机、中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关键工控设备系统及操作系统。建立健全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供应链断链风险。研究供应链成熟度评估体系,推动完善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标准制定、评估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服务器、打印机、存储、网络等供应链成熟度评估。部署实施一批产业链质量强链项目,开展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强化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支撑。
有色协会锂业分会倡议: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与传统工业化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的大规模投入,追求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不同,新型工业化强调创新驱动、质量提升、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装机规模预测,由215GW至255GW上调至270GW至300GW。
国产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浪潮下正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景,成为资本竞逐的热门赛道。
芳烃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原料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