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收藏女艺术家作品的女性收藏家:女性是一种眼光

第一财经 2025-09-10 09:29:15 听新闻

作者:朱洁树    责编:李刚

女性藏家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阐释,参与构建着艺术的价值系统。

“当时在一个个展,空间里有一个长的楼梯,挂着红色的珠子,珠子很密,还没走到二楼,我突然就热泪盈眶。”10年前第一次见到刘诗园作品《出格》时的情景,干玮玮还记忆犹新,“那个红色,有点像中国女人出嫁时的盖头,有一种神秘感,又有一种对于不可知未来的期盼。但我当时感到的是感伤,很深的感伤。”

不久之后,她见到了刚移居丹麦的刘诗园,也得知了作品的由来,艺术家用打印的方式呈现了丹麦的森林,在那之上,有一个很大的月亮。“很美,非常安静,”干玮玮说,“我看到作品的时候也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场神奇的相遇将艺术家与收藏家联系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干玮玮都将这件作品挂在卧室床头。

Beyond The Pale(出格),刘诗园,版画,2011,干玮玮收藏

而今,《出格》来到了上海久事美术馆。9月6日至10月22日举行的展览“衔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视角下的艺术和收藏”汇集了来自中国与西班牙女性艺术家的44件作品,其中有不少是两国女性藏家的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三位策展人也是女性。

在展览开幕前的对谈中,两国藏家娜塔莉亚·耶拉和干玮玮分享了各自的收藏故事。两位不约而同地提到,她们其实在收藏的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艺术家的性别,但是同样身为女性,有时候有一些共同的经验和感受,会让她们对作品产生更深的感触。她们有时也会和艺术家成为朋友,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蜕变。

干玮玮认识艺术家石至莹也已经超过十年,看着她的绘画主题不断变化,大海、草地、珠宝、石头……最终,她收藏了2022年一幅描绘石窟壁画的作品。“她用了一种特别明亮的蓝色,这个颜色在石至莹之前的作品里面我很少看到,”干玮玮谈到,“关注一个艺术家十多年,发现她一个小小的变化,也会感到很欣喜。我知道,她的人生态度,或者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了改变。”

伎乐天众3,石至莹,布面油画,2022,干玮玮收藏

这种看似感性的收藏行为,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具有主动意义的文化行动,女性藏家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阐释,参与构建着艺术的价值系统。

而今在艺术领域,有很多女性担任着重要工作。策展人马楠想知道,如果把这些女性的工作汇聚在同一个空间,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对于西班牙艺术的情况,她也充满了好奇。在策展的过程中,她惊喜地发现,两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共通之处,形成了很多对话关系,另一方面,每一件作品往往都有丰富内涵,难以被简单地归纳总结。最终,她选择了“衔尾蛇”这个意象来描绘整个展览,凸显出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感觉。

艺术家李维伊的作品灵感来自女娲造人的神话,她在创作的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性别问题,但确实有时会对一些女性议题感兴趣,她发现,“父系和母系的创世神话,两者重点完全不同,”前者是用自己的形象造人,强调自身形象的延续性,后者是用泥巴造人,强调的是创造的技艺和魔法,“所以我觉得女娲是中国第一位艺术家,这位艺术家是女性,这是非常美妙的一个地方。”

泥土,也是另一位艺术家宋陈作品的主要元素。在《崇土系列》中,我们看到龟裂的泥土上,树立着一座座象征原始记忆的图腾。在艺术家看来,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女性的平静与温柔力量让每一片土地融洽地联系在一起。

经历的时间,克里斯蒂娜·梅希亚斯,高清影像,2015,阿莉西亚·阿萨收藏

展厅中多件作品与编织、织物相关。特蕾莎·兰塞塔的作品《编织抽象画》追溯了西班牙的手工艺传统。在克里斯蒂娜·梅希亚斯的影像作品中,祖母握着孙女的手,一笔一画绘制出祖母年轻时候做编织使用的每一种纹样,祖孙两代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着情感的传递和记忆的传承。林芳璐的作品借鉴了白族的扎染工艺,将一块布料塑造为一块沟壑纵横的“山丘”,又仿佛是身体的褶皱或时间的痕迹。

She’s Hill(她的山丘),林芳璐,棉布、棉线、木,2023

在林芳璐的作品旁边,索尼娅·纳瓦罗的作品也与织物相关。纳瓦罗表示,在世界很多地方,女性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会参与一些缝补、编织相关的工作,并以此养家糊口。同时,她们在这些工作中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正是她们的一代代传承,让传统的技艺和文化保有灵魂。从这个角度去看,仅仅从金钱的角度去衡量她们的工作,是不够的。

展览开幕之际,马楠和西班牙策展人罗西娜漫步在展厅,一件件讨论作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认识。“我发现女性不是一个身份、一个标签,其实是一种眼光,”这种眼光非常古老又新鲜,具有普遍性又极具个性化,马楠表示,“在这个下午,我们以女性为理由,重新去认识了世界,打开不同向度的感知能力,这是最美妙的地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