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136号文件,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模式。根据测算,目前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下储能项目基本具备盈利性。考虑到国家层面可能推出针对储能等调节性资源的容量电价机制,储能项目收入的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对于国央企等客户投资决策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算,在储能100元/kW的容量电价水平下,若储能新增装机保持30%增速,对终端用电价格影响仅有1.19%,储能容量电价具备可行性。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创造,有望实现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厂商。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四则修订办法公布以后,立即引发了电力用户、售电企业和众多新能源产业投资者的关注。
阳光电源预计未来几年储能市场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乐观估计30%。
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反内卷”有利于推动行业回归理性、有序的发展轨道,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修复。
重点提及了抽水蓄能、燃料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