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间,阳光电源(300274.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前三季度营收为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为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据三季报《合并资产负债表》数据,阳光电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截至2025年9月30日)为271.80亿元,而截至二季度末,其应收账款为274.99亿元,意味着第三季度应收账款减少超3亿元,公司回款能力增强。
就全年订单预期,阳光电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年初制定的发货量(非订单量)目标为40GWh至50GWh。“目前对完成目标保持信心。”
该公司的管理层对储能业务的增长空间也持较乐观的态度。在8月25日召开的电话交流会上,阳光电源管理层表示:“公司上半年发货已接近去年全年,下半年发货可能还会高于上半年。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乐观估计30%。”
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设备的双赛道龙头,阳光电源最初深耕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大储设备,随后逐步拓展至户用与工商用逆变器及户储产品。
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装机109GWh,同比增长68%。在储能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公司储能收入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超40%),也成为其最赚钱的业务。
截至今日收盘,阳光电源股价为165.88元/股,市值为3439亿元。其市值位列A股光伏板块第一,超越该板块市值第二至第四名(分别为隆基绿能1432亿元、通威股份1018亿元、特变电工970亿元)相加的总和。
虽然眼下这位A股光储板块市值“一哥”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但此前也经历过3年内股价涨幅超20倍,后又持续下跌的“过山车”行情。从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受“双碳”目标提出及光伏平价上网等利好消息影响,该公司业绩和估值双升,股价三年内涨幅超过20倍,但后因预期及估值过高及业绩“暴雷”等因素,公司股价在2022年至2023年持续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