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贸易、物流的主要通道之一。
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0万标箱,达1001455标箱,同比增长72.5%,首次实现年度发送量突破百万标箱。
货运量持续大增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在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2021年,国家发改委又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主要目标之一,到2025年,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箱,跨境铁路班列达到2000列。
不过,实际增幅却比规划预想大很多。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23万标箱;2022年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集装箱75.6万标箱。自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正式开行以来,已累计发送集装箱货物470万标箱,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这也助推北部湾港吞吐量持续大增。9月5日,在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六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发改委党组成员、能源局局长熊祥忠表示,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902万标箱,年均增长18.7%。年内有望实现“千万标箱大港”目标。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向第一财经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货源增长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与东盟之间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二是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更大运输能力;三是运营主体不断丰富班列的运输类型。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产业的互动、产业链的沟通,特别是贸易中间品的货源快速增加,给西部陆海新通道增加了很多货源。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让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
9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鄢东介绍,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今年1~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在广西的发布会上,广西商务厅副厅长刘祥介绍,2024年中越(南宁—河内)跨境集装箱班列共开行768列,向越南发送集装箱19670标箱,增长近12倍;2025年截至8月底,上述班列共开行736列,同比又进一步增长93%;发运集装箱24224标箱,同比增长15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郝攀峰介绍,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基础设施快速建设,运输能力也开始显现出来了。原来受制于基础设施能力,存量货源可能通过其他通道、其他线路走了,现在基础设施能力释放出来了,这部分货源回来了。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通道的运营主体也在丰富这个通道上运营组织或者班列的类型,比如今年增长比较快的“渝车出海”,除了传统的海铁联运班列之外,还有“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模式,对于整个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货源增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也向第一财经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增长的原因是来自大宗商品和新能源汽车,进出两旺带动的结果。
通道需要再升级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今年以来,铁路部门持续扩大班列覆盖范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图定运行线累计达24条,其中以北部湾港、湛江港为起点的图定运行线已达14条,形成以北部湾港为主要进出海节点,以重庆、成都为运营中心,覆盖西部主要城市的便捷高效运输网络。
郝攀峰表示,其实目前来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要通道之一,只不过在量上相比于传统的江海通道没有那么大,但在一些特定的品类,比如在中间品贸易上,从供应链角度看,已经是主要通道之一。
他介绍说,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传统贸易是以原材料和产成品为主,去年中国与越南、东南亚之间的贸易中间品已经超过了贸易量的60%,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变成以贸易中间品为主。从可见的未来来看,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供应链的联通,贸易中间品还是主流的货源之一。
因此,他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与传统通道形成分工。“传统的江海联运通道依然会存在,但是会分工得更加精细。长江上有可能就是原材料产成品这类对时间不是那么敏感,或者不是供应链中间产品的货物。”
不仅如此,郝攀峰表示,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铁路基础设施现在也在建设的过程中,这些能力释放了以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吸引力也会增加。
在广西的发布会上,熊祥忠介绍,江海联通工程—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明年建成后,将改变广西“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状,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全国第三个具有江海联运能力的大通道。
不仅如此,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加快建设,2028年建成通车后,西线通道将全线贯通,四川等西南地区货物经北部湾出海,距离将缩短270公里以上;黔桂铁路增建二线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崇左至凭祥铁路将于年内开通运营,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雷小华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会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通道,原因是市场传统路径和品牌及市场效应的认同。不过,他也认为,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准规则数据统一协同共享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突破。
郝攀峰表示,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还存在一些瓶颈: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通道联通的铁路设施的能力还是有待完善;二是对于政策的依赖性还比较大;三是通道要形成自我造血能力,要形成沿通道的产业和贸易的布局。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于下一步中国同东盟的经贸往来考虑,鄢东提出了四个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要积极维护产供链畅通。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增强通道的韧性与活力,推动通道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维护关键产品和服务顺畅流通,协同应对供应链中断等挑战,构建更加稳定、畅通、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供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