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创新范式加速迭代的当下,以硬科技为内核的"高壁垒、原创性、引领性"前沿产业,正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跃迁的战略支点。从推理芯片到存储芯片、从AI算法到大模型、从新材料到新能源,硬科技前沿产业集群已构成我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策划推出的《价值与投资》栏目,2025年第五期节目以“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为主题,邀请到了云天励飞、凯众股份、开普云等上市公司代表,以及中证指数公司专家,共同探讨以硬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前沿产业如何向场景化应用迈进,实现商业化提速与价值跃升。
从技术领先到商业落地
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在半导体、无人机、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表现亮眼,越来越多企业凭借创新技术“硬核”突围,更通过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产品输送至全球,不仅实现了国内的技术领跑,更实现了辐射到海外的规则领跑。这背后离不开,“硬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增长路径,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增长点,夯实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此次活动中,多位硬科技企业创始人、高管代表分享了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商业化发展道路。
云天励飞是一家AI推理芯片公司,于2023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成功。过去10年里,公司打造了面向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加速、具身智能三大类的AI推理芯片,并且基于国产工艺实现供应链的安全,服务中国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 陈宁在节目中表示,云天励飞是中国最早一批聚焦在AI推理芯片赛道的企业之一,具备技术布局、资本和市场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所在的推理芯片赛道在AI技术发展下不断形成,高性价比国产AI推理芯片的需求涌现。
为了进一步提升推理芯片的性价比,陈宁介绍道:“公司用了5年多的时间,通过国产工艺、安全的供应链、上下游联合创新,以及创新“算力积木”架构的方式,推出了更大算力的芯片。”比起单纯追求物理制程的领先,公司选择以先进的芯片架构设计、系统级优化和紧密的产业协作,同时发挥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搭建起一条应用和技术双轮驱动的有效路径。
作为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凯众股份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功能性聚氨酯材料和氢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主要用于汽车的悬架减震系统和底盘制动系统。在发展路径上,凯众股份注重求新求变,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
“这些年我们在研发方面有非常大投入,结合公司整个材料技术做出新尝试。”凯众股份董事长杨建刚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两大聚氨酯材料的新应用:一种聚焦于隔热、减震功能,产品用于新能源电池、储存设备及消费电子领域,目前4 条生产线已于今年初量产供货,有望拉动公司业绩增长;另一种则是结合聚氨酯材料高承载、耐磨、低噪音特性,开发游乐设施、电动叉车、矿山机械等场景用产品,未来市场增量可观。
和凯众一样拥有25年历史的,还有同样成立于2000年的开普云。初期公司聚焦于IT信息化。随着科创板上市后,开普云开始向AI领域转型,最初从政务AI、能源AI等应用层切入,后为提升通用化AI能力,开始布局AI中台、智能体技术,以及相对通用的AI算法,形成了“AI算力+智能体+智慧应用”的三层战略定位。
对于AI技术的场景适配,开普云基于多年的服务经验,有着独到的心得。“我们是从政务开始做,然后做能源和安全,但是从 AI应用的渗透成熟度来讲,其实是反过来的。”开普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杨春宇提到,“在安全领域,AI技术通用性强,因此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内容安全技术体系,以及标准化产品和服务。能源领域则是结合AI与传统大数据,并通过虚拟电厂等场景逐渐提升AI的渗透率。而政务领域因服务个性化,是目前AI渗透率最低的。不过,随着政务标准化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加之智能体技术发展,为政务 AI 渗透与政务互联奠定基础。”
在挖掘硬科技产业市场潜力与机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指数工具也在持续发挥支撑作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专家表示,当前以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以及股指期货等指数衍生品已共同构成指数投资生态,指数功能从表征市场向风险管理工具深化,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指数生态的完善。中证指数公司持续围绕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等方向布局指数化投资工具,助力社会资本多维度观察、理解资本市场各板块发展态势。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中证指数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技术支持、末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指数体系,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指数布局,为市场提供多元化投资标的,进一步衔接硬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资源。
挖掘市场潜力,把握全新产业机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类新成果、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新兴技术和市场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硬科技企业通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挖掘全新的潜在客户群体,为自身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更进一步反哺到产业生态发展中。
2025年将是人工智能应用大爆发的元年。陈宁在节目中介绍到,当前,在消费领域,AI大模型有望在5年内重新定义所有电子产品,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终端和家用电器,使其成为超级个人助手。企业级的AI应用变化则会更快,2-3年内全球80%的企业都将有机会运行在大模型上。
“AI芯片是一个新的赛道、新的领域。尤其是AI的推理芯片,还需要一个市场推广,让市场接受的过程”陈宁说,“所以我们通过打造X个事业部,以消费级、企业级、行业级去构建产业生态,帮助我们的终端用户更好把AI推理芯片和大模型的价值发挥出来,转化成为生产力,赋能不同的设备与行业。”
为了拓展新兴业务板块,深度布局存储产业,开普云在今年8月宣布拟收购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金泰克”)。节目现场,开普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杨春宇也对此进行了分享。
杨春宇表示,此次并购源于对AI技术矛盾的预判:在算力逐步国产化但与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背景下,存储优化成为突破性价比的关键。首先,存储技术的突破以及存储和大模型推理的结合,能够大幅度提升开普云在产业里面应用的性价比。其次,在推理技术方面,存储对长上下文对话缓存等很关键,存储软硬结合优化可大幅提升吞吐量。通过这种全栈式联合优化,公司能够弥补产业链短板、发挥整合价值,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AI服务,进而推动国产AI生态的发展。
在市场拓展领域,凯众股份则选择将视野从本土延伸至全球。“目前凯众90%销售来自于国内,为了开发海外市场,公司已经在美国、德国设立子公司,主要进行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凯众股份董事长杨建刚介绍到,“公司已相继在墨西哥、摩洛哥建厂,面向欧美市场生产供货。未来凯众整个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达到50%左右。”
邀请云天励飞、凯众股份、开普云高管,共同探讨前沿产业如何向场景化应用迈进,实现商业化提速与价值跃升。同时邀请中证指数公司专家,为投资者提供指数分析框架。
博通CEO陈福阳表示,一个新的潜在客户下了确定的订单,预计2026财年的人工智能收入将显著改善。
该千台级规模订单计划在两年内推进落地。
滴滴表示不存在任何不当行为,和解是为了避免诉讼带来的成本和对业务发展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