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对进口重型卡车征收关税25%的消息,又往德国汽车业脆弱的现状上泼了一盆凉水。
而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宣布未来五年将裁减1.3万个岗位的消息,“是最后一记警钟,刺痛了德国的工业心脏。”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劳工和旅游部长妮可·霍夫迈斯特-克劳特(Nicole Hoffmeister-Kraut)如此表示。
据报道,面对德国汽车疲于应对特朗普关税、销量下滑以及利润预警之际,德国总理默茨计划于10月9日主办一场汽车峰会,预计德国多位部长、州长、主要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员工代表都将出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目前的德国经济数据和现状来看,德国经济仍然没有走出危机的迹象,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考虑到关税影响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彻底复苏可能要等到2026年之后。
博世敲响最后警钟
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德国DAX指数的行业结构在2025年发生根本性转变,曾经占主导地位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权重已从2015年的约21%下降至不足10%。
当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正艰难应对需求减弱、劳动力和能源成本高企以及来自快速发展的其他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对德国汽车业继续造成打击。
在上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重型卡车加征关税后,戴姆勒卡车公司和大众旗下Traton卡车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
根据美国商会数据,美国进口重型卡车的五大来源国分别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芬兰。
同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池技术上投入了数十亿欧元,却发现向电动汽车的转变速度低于预期。这些压力迫使德国制造商不得不进行痛苦裁员。除了博世,大陆集团、舍弗勒集团和采埃孚集团也在削减岗位和开支,大众汽车、保时捷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同样在裁员和减产。
由于需求疲软,大众汽车正在限制产量,并暂时关闭两家德国电动汽车工厂。同时,大众汽车正在德国进行大规模重组,并表示到2030年要在德国裁员3.5万人。
保时捷上周宣布退出电动汽车市场,并发布了今年第四次盈利预警。
大众旗下的奥迪也宣布裁员数千人,原因是豪华电动汽车销量不佳。
美国的车企福特本月早些时候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其德国科隆电动汽车工厂将再裁1000人,该公司一直在欧洲稳步缩减开支,削减产量、裁员并关闭运营,精简长期落后于北美业务的部分。
据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 (VDA)数据,过去两年,德国汽车行业总体上已裁撤约5.5万个工作岗位。到2030年,预计还会有数万个岗位消失,而该行业目前雇佣了超过70万名员工。
“博世宣布大规模裁员,这仅仅是德国重大工业重组的开始。”德国工业研究与创新研究院(DIW)院长弗拉茨舍尔(Marcel Fratzscher)表示,“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裁员和破产。”
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主席施尼策则表示,博世的裁员表明“结构性变革正在深入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核心”。她表示,向电动汽车的转变意味着需要更少的工人,政策制定者需要支持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以便他们能够进入国防等快速发展的行业。
博世集团成立于1886年,最初是一家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工坊,后来发展成为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集团之一。此次裁员,博世位于斯图加特地区的历史基地也将受到影响,从柴油机零部件到小型电力驱动装置,该集团旗下工厂裁员将波及数千工人。
尽管博世的业务已拓展至能源、家用电器和工业技术领域,但汽车业务仍然是集团的核心,也被视为德国制造业健康状况的风向标。
如何自救
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联合经济预测报告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仅增长0.2%。该五大机构分别为德国经济研究所、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哈雷经济研究所和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
报告认为,德国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服务业增长强劲,但制造业复苏乏力。由于缺乏结构性改革,增长前景受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高企、技术工人短缺以及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制约。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是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的两倍多。
上述报告还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海外对德国商品需求减弱,出口难以成为德国经济复苏驱动力。未来两年,德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2026年和2027年,德国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1.3%和1.4%。
“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之下,作为典型的出口型经济体,德国深受其苦。”赵永升对记者解释道,德国外贸依赖度长期在70%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法国近些年的外贸依赖度在30%左右,内需比德国旺盛,在面对关税冲击时承受能力略强。
默茨政府曾试图通过增加军费开支和1000亿欧元“德国制造”投资计划来增强信心,默茨还希望通过承接国防合同来挽救汽车行业的一些工作岗位,但迄今为止尚未成真。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现代中国学院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德经贸研究中心主任史世伟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的确听到了一些德国主流车企已经改变业态,承接国防订单的消息。
“德国许多基础建设亟待翻新,特别是在学校、桥梁等方面,如果真能实施,将有效提振德国经济,不过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影响恐怕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显现。”他表示,默茨政府对于北约和德国国防领域的支出增加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
近半数(48%)受访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除了所谓“对等关税”之外,特朗普政府也一直在探索其他关税方式。
美国政府掀起的全球关税风暴或重置全球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
“你不会看到美国汽车行业出现大量的新工厂,因为有太多的车辆在美国无法以负担得起的价格制造”。
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批评美欧贸易协议“虚假”,并指责其缺乏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