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明天起不再提供纸质火车票,网友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第一财经 2025-09-30 13:41:26 听新闻

作者:林靖    责编:杨志

有人建议可以考虑推出纪念版火车票等。

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电子发票的票面保留了旅客信息和行程信息,同时增加购买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内容。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在线申请开具电子发票,无须线下办理,可重复下载和打印,避免发票丢失或损毁的情况。电子发票在使用上更加高效经济,采用信息化的存储和传输方式,运行更加节约环保,电子发票全程实现无纸化,最大限度减少纸张消耗。

在专家看来,电子发票更加便捷、环保,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当然,此前也有人担心,完全电子化可能对老年群体不太友好,毕竟纸质车票一目了然。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类似的问题在很多行业,如银行,都存在。因此,在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和便利化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一些不会使用电子产品的群体需求。

根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消息,铁路部门将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同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提供便利旅客购票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纸质火车票全面停用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多年收藏的车票。对他们来说,车票不只是出行凭证,而是藏在心底的集体记忆。

有媒体评论指出,时隔多年,很多人依然会记得车窗外飞逝而过的河流和山脉,依然会记得坐在自己身边和自己聊了一路的乘客。

纸质火车票,既是铁路客运的典型物件,也是铁路文明、迁徙文化的一份见证。因而,人们对于纸质火车票的这份集体怀旧,更多地表达着人们对于“火车文化”的留恋与期许。

“二十几年前坐火车从厦门到武汉要很久,静静坐在窗边看到车外的房屋建筑、农田作物,就好像看到这边的人的日常生活。在鹰厦铁路上的小站会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小站》。”人到中年的郭先生说。

随着情绪经济的崛起,珍藏的火车票也成为充满“情绪价值”的回忆。也有人建议可以考虑推出纪念版火车票、电子档案册等方式,保留一份属于“纸票时代”的温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