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自动驾驶供应商瞄上这一千亿级新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30 19:21:52 听新闻

作者:黄琳    责编:肖逸思

无人物流车正涌入更多元化的玩家。

当2025年成为智能驾驶元年,无人物流车、无人小巴等多元化自动驾驶产物也陆续扩大规模。近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佑驾创新也进入了无人物流车这一领域,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和小竹无人车T5及T8 ,主要应用在打通“最后一公里”运输。

佑驾创新董事长刘国清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年底前,公司预计交付400~500辆无人物流车辆,逐步爬坡交付,预计在明年有机会达到1万辆交付水平。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大约为4680亿元。当前,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经瞄上了无人物流车这一赛道,包括文远知行、德赛西威、Momenta等。佑驾创新同样原是主要向国内商用车、乘用车领域提供智能驾驶业务,是比亚迪等车企的智能化供应商,且在国内商用车的市占率较高。

如何在一众无人物流车先发者中突围?佑驾创新计划提供多种无人车产品矩阵,通过数倍的资源投入品牌、渠道、路权等,在局部区域里形成优势。近期,佑驾创新获得了一轮约1.5亿元的定增,这笔资金主要应用在研发投入,其中就包括无人物流方向。

目前,佑驾创新无人物流车的盈利模式有三种:一是销售模式,为降低B端小型公司的购车门槛会提供金融租赁的方案(融资租赁)分期月供;二是租赁模式,主要面向B端大公司,实现目标公司的轻资产运营;三是为B端大公司提供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

顺丰、京东等大型物流运输公司也有自主研发无人物流车,但因为无人物流业务需求量巨大,大型物流运输公司也需要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刘国清表示,佑驾创新希望借助自身的优势,比如前装交付的大量智驾系统积累的一些能力、软算法能力、硬供应链体系等,产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让这类大的集成公司愿意买单。

按照佑驾创新传统业务的规划,公司预计在2027年实现盈利。但在无人物流等小车加入业务体系后,若能实现销量的提升,公司或能提早盈利时间。

从行业看来,近年来,无人物流车在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下,规模愈发壮大。国家邮政局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行业规模化应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广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设备。

当前无人物流车的发展中,技术创新与降本是关键点。针对降本,刘国清称,佑驾创新主要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尽可能地让无人车业务和乘用车、商用车的前装业务共用物料。他表示:“我们第二代产品中的部分关键模块都是广泛应用在前装业务中,提升关键模块的采购量,成本才能更有效下降。1年产出规模1万辆很难降价,但是1个月产出两三万辆、一年产出几十万辆,供应商给的价格将会更优。”

未来,随着无人物流进入“深水区”,行业的强监管属性将愈发明显。无人物流对于公共资源的占用比较明显。

基于此,佑驾创新正在探索一种新模式,即在无人物流车根据地中,与当地公司进行运营层面合作。比如:佑驾创新、深圳邮政、东部公交三方达成关于无人物流的战略合作,能够将公交基础设施的资源和路权集中进行管理和采购,一是方便政府管理,二是能够合理利用公交场站、公交司机、充电设施等多重资源。

刘国清称,如果能够让各个地方的公交或者国资参与到上述新模式中,把当地未充分配置的资源使用起来,能够降低佑驾创新的综合运营成本,更快在区域里形成规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