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WTO:AI商品提振全球贸易,今年北美进口将萎缩

第一财经 2025-10-07 21:33:26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葛唯尔

WTO预计亚洲和非洲将在2025年创下出口额增长最快纪录。

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贸易超出预期,这得益于人工智能(AI)相关产品支出的增加、关税上调前北美进口激增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贸易的强劲增长。

7日,世贸组织(WTO)更新其《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在其中将2025年商品贸易增长预测上调至2.4%。

然而,WTO将2026年的预测大幅下调至0.5%。此外,全球服务出口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6.8%放缓至2025年的4.6%和2026年的4.4%。

WTO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各方对关税变化的审慎应对、AI的增长潜力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之间贸易的增长,有助于缓解2025年的贸易逆差。”

她并表示,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长8%,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仅为6%。

来源:WTO

2025年上半年增长动力:AI

WTO表示,2025年上半年,以进出口平均值衡量的世界商品贸易额同比增长4.9%。以当前美元计算,继2024年增长2%之后,2025年上半年的世界商品贸易额同比增长6%。

WTO认为,上半年贸易增长的动力包括北美进口的先期投入以及通货紧缩、支持性财政政策和新兴市场强劲增长等有利的宏观经济条件。

包括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和国家统计数据在内的行业报告显示,库存不断上升,北美地区机械、机动车、木材、建筑设备和非耐用品等行业的库存与销售额之比在2025年上半年均有所上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AI相关产品(包括半导体、服务器和电信设备)推动了上半年近一半的整体贸易增长,价值同比增长20%。贸易增长涵盖了数字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硅和特种气体到支持云平台和AI应用的设备。亚洲在AI相关产品的出口表现强劲,这与全球范围内该领域投资的激增相一致。

不过,WTO表示,更高的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剧最终将抵消早期提前采购的部分影响。投入品价格上涨和贸易出货量放缓已经表明,随着受关税影响且高风险行业的库存减少,通胀可能在2025年底上升。

随着8月关税上调生效,WTO在4月预测的2025年部分影响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乃至2026年显现。

WTO预计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速将从2024年的2.8%放缓至2025年的2.4%和2026年的0.5%。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为2025年2.7%,2026年2.6%。

WTO表示,虽然2025年商品贸易额预测较4月和8月的预测有所上调,但2026年预测的下调将在两年内造成类似的总体影响。这表明关税影响已延续至2026年,略有改善表明2025年初积累的部分库存(尤其是耐用品库存)在2026年不会完全消除。

WTO经济学家强调,该预测的主要下行风险是贸易限制措施和政策不确定性蔓延至更多经济体和行业。有利的一面是,AI相关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可能在中期为全球贸易带来提振。

此外,WTO预计亚洲和非洲将在2025年创下出口额增长最快纪录,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中东地区的表现也较为温和,而欧洲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

在进口方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将经历最快的增长,而北美则将出现萎缩。不过,到2026年,北美、欧洲等区域出口表现将有所改善,但所有地区的进口表现都将在2026年下降。

商业服务贸易受关税间接影响

如前所述,WTO经济学家对世界商业服务贸易量的预测也已根据当前的GDP和商品贸易预测进行了下修。

其原因在于,服务贸易虽然不直接受关税影响,但会通过与货物贸易和产出的联系受到间接影响。

具体而言,2025年预期下调反映了交通运输(2.5%,低于2024年的4.5%)和旅游业(3.1%,低于去年的11%,受疫情后复苏影响)预期增速的减弱。

其他商业服务类别的增速在2025年应该仅略低于2024年(5.8% vs 6.3%),但数字化服务的增长应该会略强(6.1% vs 5.7%)。预计2026年运输服务增速将放缓至1.8%,反映出商品贸易前景恶化。

WTO预计2025年欧洲的服务出口增速最快,其次是亚洲、中东等地区。北美预计将实现温和增长,而南美、中美及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增速最慢。

WTO对2026年的预测喜忧参半:亚洲和非洲的服务出口预计将加速,而欧洲、中东等地区服务出口将减速。北美、南美、中美及加勒比地区的服务出口增长将保持稳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