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第一财经 2025-10-13 11:21:48 听新闻

作者:陈益刊    责编:胥会云

今年上半年全国罚没收入同比下降4.3%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当下,为了遏制一些地方违规增加罚没收入冲动,国家强化监管。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成“行政处罚不少于2件、罚款金额不少于2000元”的硬性任务,并设置“接龙打卡+月末通报”的考核要求。

据此,该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向县消防救援大队出具《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要求其立即取消处罚数量、金额考核要求,纠正以罚款为目的的执法导向,规范考核指标体系,杜绝以罚代管、执法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

此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下达罚没指标。司法部认为,设定罚没指标,背离行政执法初衷,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损害政府公信力。

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房地产市场低迷、价格指标走弱等多重因素,地方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收入增长乏力,一些地方为了弥补税收减收,“乱罚款”“以罚增收”“逐利执法”“以罚代管”现象有所抬头。这也引起了中央和一些省份警惕,并从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管等方面出招解决。

比如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从依法科学设定罚款、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全面强化罚款监督三大方面,对行政罚款进行全面规范。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纠治力度,促进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履职。

一些省份审计部门也强化对乱收费等问题监管。

今年8月底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中,重点关注了12个罚没收入增幅较大的旗县的相关情况,发现12 个旗县不同程度存在对同类违法行为处罚尺度不一致、顶格处罚、跨区执法、越权执法、执法程序不合规、以罚代管等问题。

今年9月贵州省审计厅披露的审计报告也发现,乱收费等问题仍有发生。1个县以协调费名义向5户矿企乱收费6181.16万元用于乡镇公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今年国家和地方针对乱收费等问题强化监管后,今年上半年全国罚没收入出现下滑。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在7月份财政部召开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罚没收入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9个百分点。

罚没收入是反映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没收款、赃款,没收物资、赃物的变价款收入,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罚没收入属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的比重约1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相对较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