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研究院碳市场月报:我国宣布双碳领域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多项碳交易业务规则出台 | 碳看

第一财经 2025-10-16 12:10:06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研究院    责编:何啸

我国计划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摘要

9月,全国碳市场碳价持续走弱,月末跌破60元/吨。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钢铁、水泥、铝冶炼2024、2025年度碳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地方碳市场方面,北京、重庆、湖北碳市场出台了多项业务规则与实施方案。

9月,欧盟碳价上涨,主要是由于2.76亿碳配额转入市场稳定储备(MSR),导致流通的配额数量减少,价格升高。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2035年减排目标设定为较2005年水平减少62%至70%。

正文

一、全国碳市场:碳价持续走弱,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迭代升级

9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价格持续走弱,从月初约69元/吨下跌至月末58元/吨左右,跌破60元关口。此轮下跌在8月发电行业配额发放后仍然持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供大于求,企业普遍存在看跌预期。

具体交易数据如下:9月全国CEA总成交量3270.09万吨,总成交额20.04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1123.88万吨,月成交额6.64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2146.01万吨,月成交额13.40亿元。单向竞价成交量2000吨,成交额13.46万元。9月CEA最高价69.49元/吨,最低价57.72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16.35%。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CEA累计成交量7.28亿吨,累计成交额498.30亿元。

9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总成交量48.10万吨,总成交额3829.42万元,成交均价79.62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8.00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84.98元/吨下跌19.98%。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318.71万吨,累计成交额2.67亿元。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迭代升级。9月24日,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公布: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自明年3月8日起施行。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将有力推动和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碳计量能力和水平。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公开征求意见9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要求、配额分配范围、配额计算方法、配额发放、配额清缴、配额结转等六方面,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3日。

二、地方碳市场:北京、重庆、湖北等碳市场出台多项业务规则与实施方案

地方碳市场方面,9月湖北碳市场成交量最高,上海次之;重庆碳市场成交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市场,当月未超过5000吨。北京、重庆、湖北等碳市场出台多项业务规则与实施方案。

重庆碳市场2024年度分配与清缴实施方案印发。9月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印发《2024年度重庆市碳排放配额分配与清缴实施方案》,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299家工业企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在此基础上,剔除3家全年停产企业,共296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2024年度配额管理。相较于2023年度方案,2024年度优化了配额分配方法,强化了配额激励措施,增加了配额结转要求。

北京碳市场约定购回交易业务规则发布。9月15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约定购回交易业务规则(试行)》。约定购回交易业务是指由交易主体自主协商约定,初始卖出方(正回购方)向初始买入方(逆回购方)出售交易产品,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照约定价格购回同类等量交易产品的交易行为。约定购回交易业务包括初始交易和购回交易。

湖北碳市场扩容工作方案出台。9月19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扩容工作方案》,以“降门槛、扩行业、增品种、提质效”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湖北碳市场扩容发展。

1.北京碳市场

9月北京碳市场碳排放配额(BEA)成交量13.25万吨,成交额1415.68万元,成交均价106.88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08.73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06.39元/吨上涨2.20%。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BEA累计成交量5855.71万吨(公开交易2108.91万吨,协议转让3740.80万吨,约定购回6.00万吨),累计成交额31.89亿元。

2.上海碳市场

9月上海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HEA)挂牌交易成交量31.71万吨,成交额1868.94万元,成交均价58.95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0.00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0.05元/吨下跌0.08%。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SHEA累计成交量5744.56万吨(挂牌交易2591.04万吨,协议转让3153.51万吨),累计成交额18.88亿元。

3.广东碳市场

9月广东碳市场碳排放配额(GDEA)成交量20.58万吨,成交额703.76万元。期间,最高价37.10元/吨,最低价29.78元/吨,成交均价34.20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6.20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2.90元/吨上涨10.03%。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GDEA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额67.48亿元。

4.深圳碳市场

9月深圳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ZEA)交易成交量15.84万吨,成交额713.41万元,最高价47.30元/吨,最低价39.78元/吨,成交均价45.04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1.83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6.44元/吨下跌9.93%。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SZEA累计成交量7997.68万吨,累计成交额21.78亿元。

5.湖北碳市场

9月湖北碳市场碳排放配额(HBEA)交易成交量31.72万吨,成交额1044.48万元。期间,最高价42.40元/吨,最低价31.40元/吨,成交均价32.93元/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0.79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2.40元/吨下跌3.80%。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HBEA(不包括逆回购和还碳)累计成交量4.18亿吨,累计成交额103.44亿元。

6.天津碳市场

9月天津碳市场碳排放配额(TJEA)交易成交量34226吨,成交额97.74万元。截至9月30日,自开市以来TJEA累计成交量4566.71万吨,累计成交额11.70亿元。

7.重庆碳市场

9月重庆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QEA)定价申报交易成交量4936吨,成交额17.97万元,成交均价36.40元/吨。9月无成交申报交易发生。

8.福建碳市场

9月福建碳市场碳排放配额(FJEA)成交量19331吨,成交额39.20万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8.48元/吨,较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8.91元/吨下跌2.27%。

三、国际市场:欧盟碳价上涨,澳大利亚宣布2035年减排目标

9月欧盟碳排放配额(EUA)自月初持续走高,月中转入高位盘整,最高达到77欧元/吨以上。9月起,欧盟从常规拍卖中扣除2.76亿碳配额转入市场稳定储备(MSR),导致流通的配额数量减少,推动碳价上涨。

9月EUA现货成交量116.30万吨,结算价最低73.08欧元/吨,最高77.37欧元/吨;期货成交量7.32亿吨,结算价最低73.21欧元/吨,最高77.44欧元/吨。

美国加州延长碳排放交易计划至2045年。9月13日,美国加州议会正式签署通过一项重要法案,将原定于2030年到期的碳排放交易计划(cap-and-trade)延长至2045年,并将其更名为“限额与投资”(cap-and-invest),与加州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经济的承诺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其减排路径。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2035年减排目标。9月18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2035年减排目标设定为较2005年水平减少62%至70%。此外,将在国家重建基金中新设立50亿澳元的“净零排放基金”以推动工业脱碳,向澳大利亚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EFC)拨款20亿澳元以降低电价,并投入11亿澳元用于鼓励生产更多的清洁燃料。

(本文题图来源:东方ic)

——

文 | 刘慧雯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