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创新药械数量是衡量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创新水平的“金标准”。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举行的成果展数据显示,2021至2025年9月,上海获批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合计30个;获批上市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45个,在药械创新竞争中领跑全国。
而上海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接下来的规划,是全力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链条加速,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为了达成这些目标,上海提供给企业哪些“加速包”。
耐心资本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征,对产业资本具有较强依赖性,耐心资本的投入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次开幕式上,上海国投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合作基金签约仪式举行。
此前,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2024年,总规模22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成立,旨在通过构建“耐心资本+全周期赋能”模式,更好发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
2025年,总规模15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成立,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锚定科创“核爆点”,聚焦推动科技“从0到1”原始创新转化。
在产业周期间的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上,上海国投公司副总裁陆雯致辞时说,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上海国投公司坚持“投创新成果转化、投产业生态建设、投国际国内领先”,既往通过直投及子基金投资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近200家,其中早期投资占比超70%,已有超10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
陆雯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以及上海国资母基金,合计已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约66亿元,其中市场化遴选及投资22个子基金,放大倍数约5.5倍。基金矩阵直投,重点投向创新药械产业链,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交叉技术领域,以及产业链自主可控;2025年内,储备推进项目超40个,领投或联合领投博睿康、阶梯医疗、天泽云泰、智新浩正、跃赛生物等上海脑机接口、细胞及基因治疗企业。
从源头创新到产业落地
作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领核心区,浦东正继续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创新生态。
在产业周期间举行的2025张江药谷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一系列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在创新药领域,张江药谷累计获批30款1类国产新药。2025年,英派药业、银诺医药、信致医药、北海康成、艾力斯、复星医药及恒润达生等企业的7款创新药相继上市。在创新器械方面,张江药谷持续取得突破,累计已有37款创新器械产品获批。
君实生物执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分享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生物产业集群,给上海企业提供了很多发展便利,光从引入的投资就可以看到,张江科学城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过去这些年引入了超过50%的资本,这些资本不论是创新药研发还是临床研究推进,还是在商业化方面都帮助企业提供助力。她提到,不仅是资本助力,整个产业生态环境也让他们这些企业不论从产业端还是研发端获得了实际支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则强调了源头创新和应用落地的衔接。药物所就是扮演的一座桥梁作用,让基础研究、企业之间有一个过渡,让真正原创的一些靶标在药物所有一个产品形式的雏形,再经过未来跟企业、资本的合作,推动原始创新的产品,并走到真正的临床试验,继而上市。
在他看来,如何将从原始创新能力上获得向后转化成为药物形态的过程,可能是未来5-10年最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个如果做好了,就不仅仅是效率为王,而可能是全链条为王。
大会还发布《浦东新区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同期还揭牌了张江药谷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贯穿“想法—审批—转化—产业”的全流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