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临港押注第二增长曲线:加力投资半导体,“十五五”产业投资翻番

第一财经 2025-10-17 23:21:18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秦新安

上海临港正持续前瞻性布局具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

上海临港(600848.SH)将发力半导体等产业投资,“十五五”实现产业投资规模翻番,产业投资占公司总资产的5%左右。

10月17日,临港集团首次举行园区半导体产业调研活动,多家一二级投资机构以及半导体企业参加。其目的,是向资本市场传递临港集团和旗下上市公司上海临港“产业生态培育、产业投资驱动”的新价值逻辑。

上海临港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60.81亿元。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立自强的过程中,临港集团的各园区也必将涌现出许多专精特新的企业和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临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翁恺宁表示,对于这些企业的创业投资、接力投资,临港集团和上海临港要改变以往只培育不投资、只扶持不分享的传统园区经营思维,躬身入局,精准投资,积极对接有意向的投资机构,主动推荐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让园区企业的发展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

半导体产业还有更大布局

8月,国内GPU龙头企业壁仞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上海临港则通过多层基金架构,间接持有壁仞科技部分股权。

不仅是壁仞科技,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陆春说,临港集团和半导体产业的渊源非常深厚,比如,大硅片是在临港开始攻克的,张汝京在半导体领域的三次创业也都是在临港。

临港集团是上海市属国有企业,以园区招商运营、企业专业服务、科创产业投资为主业,也是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临港集团近年来抢抓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契机,推动产业全链在旗下多个园区内攻坚突破,形成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目前,各园区共集聚了超过300家集成电路企业,产值超过700亿元,占上海全市的18%。

其中,在临港新片区的东方芯港,制造产能全国领先,这里集聚了中芯东方、积塔等龙头企业,晶圆产能超过每月65万片。产值在去年增长1.6倍的基础上,今年1~7月同比继续增长24%;八大核心装备全覆盖,中微、拓荆等实现本土化替代;在关键材料领域实现全流程持续突破,新昇、江丰等企业为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EDA/IP企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寒武纪(688256.SH)、地平线(09660.HK)等龙头企业扎根发展。

而在漕河泾开发区,引入Micron、ARM等外资半导体企业,培育了澜起科技、思特威等明星企业,曾经一栋楼里孵化出了10家芯片上市公司;临港浦江“创芯之城”走出壁仞科技、天数等GPU企业。

截至目前,临港集团已通过产业基金先后投资了澜起、积塔、格科微、天数等半导体企业。

在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的临港,还将孕育更多的创新和机会。

“未来几年在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特色工艺、先进封测等方面,临港还会有很大的布局。”翁恺宁表示,临港集团将坚持链主+配套,继续导入一批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同时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就地扩产,向先进制程升级。

同时,临港集团还将做深专业服务,聚焦企业在eda工具、流片测试等方面的核心需求,构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的服务体系,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此外,临港集团要聚力科创资源,做强思南半导体等高质量孵化器,做精思南VC基金,导入概念验证中心和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半导体材料、先进制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

翁恺宁表示,面向未来,临港集团将立足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的定位,持续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主体集聚、要素丰富、创新活跃的产业生态。

做大产业投资矩阵

目前,临港集团以及上海临港,正在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积极打造产业投资矩阵。

“要认真吸取错失了许多投资优质项目的教训,增强临港集团和上市公司上海临港的投资功能,全力以赴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开发属性和地产属性,不断凸显产业属性和科创属性。”翁恺宁表示,要发挥好园区贴近产业、贴近一线的优势,聚焦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探索直投、基金投资、收购并购等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来加持布局产业项目。

如何实现产业投资规模翻番?

一方面,是以直接投资为抓手,通过直接投资龙头与潜力企业、探索优质资产收并购。另一方面,是以基金为抓手,发挥特色产业基金对园区产业生态的推动作用,持续打造“临港策略基金”品牌,挖掘产业优势项目。

遵循产业链思维,上海临港通过“基金+直投”策略,不断强化对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产业投资属性。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海临港主导组建了临港策略基金,参与了上海先导产业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目前认缴金额8亿元。已累计投资了壁仞科技、商汤科技(0020.HK)、江波龙(301308.SZ)等企业。

目前,上海临港也正在通过“基金+基地”的模式,持续扩大产业投资项目的蓄水池。

位于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的励兆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工艺设备中射频等离子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射频系统是半导体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也是当前我国半导体装备发展被卡脖子的关键环节之一,西方公司垄断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们的射频电源等产品,已经在部分关键性能参数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进入了一些先进晶圆厂的量产线上。未来我们会为国内先进的刻蚀和薄膜工艺设备提供可行的国产替代方案。”励兆科技创始人赵馗说。

2023年,励兆科技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临港科创投等参与了本轮投资。赵馗说,这也是励兆科技发展路上的关键战略拐点。

半年报显示,上海临港以整体规模超10亿元的“上海临港策源创业投资基金”为核心平台,加强对于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布局培育,目前已完成对国内3D封装龙头企业盛合晶微的项目投资,并推动该项目在临港地区产业落地。

同时,上海临港正持续前瞻性布局具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并已积极储备了一批园区内优质项目,目前正通过精准开展走访调研,带动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园区,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环节延伸,力争强化投资赋能产业转型,有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上海临港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姚炜表示,实现产业投资规模翻番的同时,“十五五”期间,上海临港还将实现服务收入及营收占比“双倍增”,加速推动从“重资产开发”向“轻资产运营”转型,推动产业园区“第二增长曲线”上扬。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