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金需求的 “冰与火” 重构,从消费退潮到投资狂热的深层解读

第一财经 2025-10-21 13:32:36 听新闻

作者:江瀚视野观察    责编:张健

全球黄金市场近期呈现“价格狂欢与消费冷清”的共生现象,伦敦金现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黄金首饰消费量出现下滑。

(本文作者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近期全球黄金市场上演了“价格狂欢与消费冷清”的共生:伦敦金现价格在假期后期一度冲高至4378.41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10月21日稳定在4368.42美元/盎司,国内首饰金价格同步飙涨,10月21日周大福足金报价已达1262元/克。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暴跌28%,创下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这场矛盾现象的本质,是黄金需求结构的深度重构——传统消费需求持续退潮,投资与功能性需求逆势爆发,不同群体的行为逻辑差异正重塑市场生态。

一、传统消费需求:从 “刚性必需” 到 “弹性可选”,退潮信号显著

黄金的消费属性(以首饰、婚庆为主)曾是国内需求核心支柱,但2025年以来,这一需求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去刚性化”,具体呈现三大特征:

1. 婚庆刚需“降级”:从“买得起”到“租得起”,预算收缩寻求替代

婚庆作为黄金首饰消费的核心场景,过去多为结婚标配,但2025年金价的陡峭上涨彻底打破了预算平衡。以一套50克的传统“五金”计算,去年国庆期间按766元/克测算成本约3.83万元,而今年10月按1262元/克计算,成本飙升至6.31万元,涨幅超64%。

中国婚庆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选择购买全套黄金首饰的新人占比从2023年的68%降至32%,而“租三金”的占比从5%跃升至28%。更值得关注的是,银饰、合金饰品等非金替代品销量同比增长45%,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婚庆黄金需求。

2.礼品需求“实用化”:从“送黄金显贵重”到“送实用更贴心”

黄金曾是节日礼品的“硬通货”,但2025年这一需求显著收缩。一方面,高金价让“送黄金”的成本翻倍——往年1000元可买1.5克左右金饰,2025年仅能买0.8克,“拿不出手”的心理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礼品;另一方面,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送家电、数码产品等实用型礼品,黄金的礼品属性被进一步弱化。

中国黄金协会调研显示,2025年上半年礼品类黄金消费占比从2023年的18%降至9%,是所有消费场景中降幅最大的品类。而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尽管上半年金饰消费额因金价上涨维持高位,但需求量的下滑已清晰传递出消费端的审慎态度。

二、投资需求:从“小众配置”到“大众选择”,多维度爆发重塑市场格局

与消费需求退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黄金的投资属性被全面激活,不同风险偏好、不同资金规模的投资者通过多样化渠道涌入市场,推动投资类需求成为金价上涨的核心动力。

1. 普通投资者:“积存金和黄金ETF”成“入门首选”,低门槛撬动大众需求

过去普通投资者参与黄金投资的门槛较高,但“积存金”和“黄金ETF”的普及让“1元买黄金”成为可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推出的“按元积存”模式,投资者可每日固定投入最低10元,累计到一定克重后可兑换实物或变现,2025年上半年全国个人积存金开户数已突破1200万户,月均交易量突破300吨。

黄金ETF因“场内交易、T+0变现”的灵活性更受风险偏好稍高的投资者青睐。这类投资者以35岁以下年轻人为主,核心诉求是“强制储蓄+对冲通胀”,不少人将其作为“养老金储备”的补充工具。

2. 中高净值人群:“实物金条+定制化投资”成“避险压舱石”

对于资金规模较大的中高净值人群,“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金条仍是首选,且需求呈现“大额化、长期化”特征。2025年上半年,全国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93吨,同比增长26%,创下2013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3. 机构投资者:“央行购金+主权基金配置”成“长期买方”

全球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增持”为金价提供了长期支撑。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截至9月末黄金储备达7406万盎司,占外汇储备的6.5%。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央行也在同步增持,2025年一季度分别购入9.6吨、7.2吨。

央行购金的核心逻辑是“外汇储备多元化”——在美元信用弱化、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无信用风险资产”,成为对冲主权货币风险的重要工具。

三、需求变革的深层逻辑与市场展望

黄金需求的“冰与火”重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环境下的“务实消费”与“避险需求”双重驱动。

对传统金店而言,转型已迫在眉睫——需加速增加轻克重、设计感产品占比,降低溢价,对接源头供应链;对投资者而言,黄金的多元配置价值凸显,但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黄金在投资属性的同时也会伴随价格的涨跌,因此其中的风险也不能忽视;对整个市场而言,需求重构不是衰退而是升级——黄金正从“单一首饰或投资品”转变为“消费、投资、流动性兼具的复合型资产”,这一趋势将长期塑造市场格局。

黄金还是那个黄金,但市场已不是那个市场。在这场由价格飙升引发的行业洗牌中,唯有真正理解并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变局中立足。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