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地产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产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外地资金高频考察上海写字楼

第一财经 2025-10-27 17:54:22 听新闻

作者:马一凡    责编:张歆晨

业内人士称部分存量商务楼宇改造盘活后的收益率“相当可观”。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上海的写字楼投资市场正在经历巨大变化。

“我们正在密集看资产,一周要看两到三个。”近日,一名来自北方某省份的国资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最近公司有意向来上海投资商办物业,通过中介机构已接洽了好几个项目。

“近期看过一个位于浦东核心片区的写字楼项目,目前的持有方寻求退出,对于我们来说,价格方面是真的心动了,如果未来能顺利改造,比如部分楼层改造为酒店,预期收益率是相当不错的。据我所知,除了我们在接洽,还有几个民营老板也在看,他们也有意向买下来作为长期投资。”该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位从事房地产大宗交易中介的专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因为市场行情变化,近年来大宗房地产资产价格下降是比较公开的事情,的确目前部分核心片区办公楼资产价格回到2012年至2013年的水平,价格调整给市场带来了关注度,现在有挺多投资人都在看核心区的项目、等待机会入手,大部分都是投资需求。近期有不少外地的国资或者民营资本来上海做项目收并购的安排,因为他们觉得资产价格回到了理性的范围。”

除了价格回归理性,上海出台的新政允许部分商办物业兼容其他用途,也为写字楼市场注入新的想象空间——数个月前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明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存量商务楼宇可以兼容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商业酒店、养老托幼等功能,并将建立15年全周期合同管理模式。

在一系列利好促进下,根据仲量联行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大宗房地产投资市场整体回暖,共达成17宗资产交易,总成交金额达149.7亿元,环比上涨近80%,办公楼资产重回主导地位,以75%的成交金额占比和53%的成交宗数占比领先其他资产类别。

项目平均成交金额的上升则意味着重量级交易增多——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单体项目平均成交金额为8.81亿元,较2024年均值(5.6亿元)及2025年上半年水平(4.2亿元)显著提升。

世邦魏理仕的数据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能源、科技与消费行业自用买家积极购置独栋物业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本季企业买家收购商办物业的多笔交易顺利落地,有效兼顾了办公自用与资产配置的双重价值。买家方面,地产公司与企业买家是主力,交易金额分别占比38%和25%,均聚焦办公楼资产。

仲量联行投资及资本市场华东区负责人孙翎对第一财经表示,允许存量商务楼宇可以兼容租赁住房、商业酒店等功能的新政出台,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上海的存量商务楼宇市场中,很多楼宇的功能需要被再评估,比如还是否适合做办公,新政对老楼的盘活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也让一部分投资人向此趋势靠拢。

“商务楼宇的存量改造盘活并非新鲜话题,这种实践其实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买楼后改造的模式在大宗资产交易中一直有很大占比,现在政策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也让存量楼宇改造更受到市场关注。”孙翎表示,如果为商务楼宇找到了合适的新方向,那么改造盘活的收益率是很可观的。目前购买办公楼后改为其他业态的操作模式很受投资人欢迎,尤其是改为租赁住房、酒店等,因为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往往都能达到预期。

展望未来,孙翎认为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外资配置意愿回升、以及核心地段稀缺资产持续释放,预计上海商业地产投资市场将在第四季度延续稳中向好趋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