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商学教育走出课堂,管理如何赋能科创未来?2025年金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院长陆雄文在焕然一新的无围墙院区,迎来一位老朋友——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这座被誉为“城市霍格沃兹”的开放校区,不仅是陆雄文推动“无界商学”的实践地,也是罗康瑞眼中“三区联动”理念的延续。两位推动者,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对话,本期《两说》邀请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和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分享各自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探讨商学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彼此成就、无界共生。
双轮驱动的创新“乌托邦”

对于长期深耕商学教育、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管理学院的陆雄文来说,“三区联动、多元共创”正是他的心之所向。他一直思考:大学不该被围墙所限,商学教育如何能真正与社会、产业乃至城市发展形成合力?他坚信:面向世界,就要博采众长;让社会资源进来共创,才能走得更远。
在与陆雄文的对谈中,罗康瑞回顾了二十年前打造创智天地的抉择。2000年初,当“科教兴市”还是一个模糊概念时,他就在杨浦区启动了这个对标硅谷的项目,致力推动“三区联动”理念,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融合,打造没有围墙的创新生态。这个构想在当时看来过于超前——项目连续亏损7年,被外界视为“走得太前”。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合时宜”的想法,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一拍即合。

如今,创智天地旁的大学路已成为上海年轻人的创业朝圣地,咖啡香与创业梦在这里交融。而复旦管院新校区也被网友称为“城市里的霍格沃兹”。这场双向奔赴的创新实验,最终重塑了上海东北角的创新生态,也为商科赋能科技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代变化下的科创新“天地”
在全球地缘经济重构、人工智能奔涌而来的时代,科创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一剂良药”。瑞安集团的KC2.0战略赋予了科创落地的“硬”场景,而复旦管院的科创战略则巧妙地为这亩新“天地”叠加了应变的“软”实力。
在做科创战略的时候,陆雄文亲眼目睹了许多从科学院所、高校走出来的科学家,在创业与管理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让他不禁思考作为世界领先的商学院,如果能早一点帮助他们捋清发展战略,协助他们将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将会是怎样的创新赋能。于是“管理赋能科创”成为了他近年来常挂嘴边的理念与思考。从全新的品牌口号,到政立院区的落成运营,“面向未来百年、引领科创时代”的复旦管院翻开了“无界”新章。
无独有偶,面对未来10年房地产开发的不确定性,罗康瑞给出的战略拓新叫做KC2.0(Knowledge Community 2.0)模式——不再追求大规模造城,而是在现有项目中植入创新空间,让年轻人“不只是来休闲消费,而是来学习、找机会发展”。亲历创业失败与成功的罗康瑞坦言,创业90%第一次都会是失败的,而他概念中的KC2.0就需要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这样的学府,能够在管理理念、方法与实践应用等方面发挥关键的培育和引领作用,助创业者们更深入地了解创业的全过程,掌握提升成功率的方法。
企业治理的责任与情怀
“中线,就好像你一个人的宗旨、目标,还有做事的规范,可以说是一个底线。”罗康瑞从13岁开始学习咏春,他将拳法中的“中线”理念融入企业与人生。他秉持着“企业家不仅要有进攻的勇气,更要有守住的定力”的宗旨,实践着“做生意不能靠赌,拿住自己的中线,方能进可攻、退可守”的经营哲学。而这种企业治理的责任与情怀,也是陆雄文长期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标杆——社会文明的基础是商业文明,真正的企业家要兼顾责任与使命,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传播精神财富。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都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陆雄文在对话中表示,地缘政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是企业家不可避免要经受的考验。因此,我们必须具备直面挑战的勇气,惟有持续总结经验,锻造商业智慧,以创新思维不断寻找机遇,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方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争取发展空间。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罗康瑞的回应是“我们中国人有危机,有危就有机,机会还是在我们手上。”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11月5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11月8日周六晚22:00播出。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的老路。中国经济现状究竟怎样?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施行者,是否吸取了日本经济曾经的教训?在汇率、利率、地产以及财政政策上,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以便让经济尽早走出低通涨,让资本市场走出10年不涨的魔咒。近日,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以上问题在北京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副教授。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做了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这也是中国经济20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