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在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几款“全球首秀”“亚洲首展”“中国首发”产品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展区集中亮相,成为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交易团重点关注的展区之一。
波士顿科学参展人员告诉第一财经,ENROUTE经颈动脉逆流血栓保护装置是全球首款且唯一获批适用于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手术的逆流血栓保护器械,可以有效降低颈动脉狭窄转折的术中风险,是“基于临床需求开发的微创介入器械”;另一款“全球首秀”产品FARAWAVE NAV,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PFA)导管,依靠非热能的电场选择性消融心脏组织,已在全球治疗了约50万名患者。
“这2款产品都聚焦老龄化下的健康诉求提供帮助,目前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有望尽快在中国上市。”该参展人员说。

图为ENROUTE经颈动脉逆流血栓保护装置。邹臻杰/摄
记者还了解到,另有2款波士顿科学带来的首展首秀产品则聚焦减重、肿瘤领域,即Orbera365内镜引导胃减容球囊系统,以及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和肝内胆管癌患者的Intera3000肝动脉灌注泵。
在美敦力展台,记者注意到一款“亚太首展”产品,即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系统Inceptiv。参展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可以实现闭环式无线充电,其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采用“弱电流”刺激脊髓神经,帮助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等改善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深耕创新医用耗材与诊断设备的碧迪医疗也带来多款2025新品。碧迪医疗品牌传播经理李力告诉记者,公司对于中国医护与患者的本土化需求非常重视。以全球首款产品M.R.I™ 4F Slim Implantable Port臂型植入式给药装置为例,这是基于中国人群较细的静脉而设计,是全球目前为止该领域最细尺寸导管(其他同类上市导管均为5F、6F等)。也因此,该装置能显著降低血栓发生率达40%。
:
图为M.R.I™ 4F Slim Implantable Port臂型植入式给药装置。邹臻杰/摄
“另一款‘中国首发’产品Venclose™一次性使用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导管,专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由4段可调节、双加热(每段2.5cm,导管长度共10cm)的导管组成。灵活方案的设置,可以根据病变进行消融,减少不必要的患者创伤。”李力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的“全勤生”,复星医药此次也将“进博宝宝”产品、第二代Exablate Neuro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系统(也称“磁波刀”)带到了展区现场。复星医视特市场经理张杰告诉记者,磁波刀的治疗是将高强度聚焦超生(HIFU)和磁共振成像(MRI)融合,以此为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以震颤为主型帕金森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该磁波刀已经在国内进行了近千例的患者验证,单次磁波刀的治疗时间在2~3小时。”张杰补充称,另一款公司展出的无液氦128通道脑磁图系统也是全球首款基于量子科技的成像设备,“磁波刀和脑磁图系统正在构建一套基于神经医学的解决方案。”
跨国药企礼来也带来了多款聚焦老龄化、肥胖问题的创新药品。“我们的多奈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在美国已经上市,临床试验显示较对照组可以延缓约30%患者的疾病进展;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替尔泊肽注射液,则是公司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推出的产品。”该礼来展台医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前沿技术与疗法的进步正在为健康老龄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于使用此类药物会对人体的大脑产生哪些影响,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相较于礼来的GLP-1药物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2.4mg能使超重或肥胖且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卒中以及心血管相关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7%。
外科、内分泌、营养、中医等科室纷纷入局减重,院内互相竞争较劲,有的医院甚至开设了7、8个减重门诊。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新药研发从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能力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