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壹快评|常州“轿车跑公交”彰显公共服务应变智慧

第一财经 2025-11-08 16:08:29 听新闻

作者:秦新安    责编:任绍敏

常州做法体现了顺应时代发展灵活变革的智慧,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借鉴

近日,江苏常州“云公交3.0版”上了新闻。这种公交通过预约下单,有固定站点,但无固定行车路线;类似网约车,又只收公交的价钱。更“新鲜”的是,车辆不是传统大中型公交车,而是5座电动轿车。监测发现,这种“小快灵”公交投用以来,线路日均客运量涨了一倍多,深受市民欢迎。

常州用轿车跑公交这一举措,体现了公共服务顺应时代发展灵活变革的智慧,为其他地方应对新形势新命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人口在变,人们的出行选择也在变。一些地方,特别是人口流出或人口密度不那么高的区域,坐公交的人持续下降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公交大巴乘客寥寥成了常态。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完成客运量185.1亿人次,同比下降5.0%。

在此情况下,若继续使用传统大巴车,很容易导致运力浪费;若压缩班次,又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公交企业和地方政府陷入两难。公交服务成本不菲,单单采购一辆大巴车就动辄要上百万,车多客少使得财政补贴资金使用低效。在地方财政普遍承压的当下,这种情况注定难以为继,也没必要继续。

陷入同样困境的常州,在部分线路(包括“村村通”线路)改用轿车跑公交,精准找到了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点。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利用网络预约等现代技术,结合科学测算投入运力。这种做法既满足了零散的出行需求,避免让基本公共服务“断档”;又节省了财政开支,减少无谓的浪费;还因为车辆更小、线路更灵活,降低了碳排放,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GDP“万亿城市”,常州的经济活跃,财政充裕,并非“养不起”大公交。即便如此,常州仍然主动求变,精打细算,探索更经济、高效的公交运营模式,体现了对民生需求和纳税人的钱负责任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常州开动脑筋,打破常规,找到至少现阶段行之有效的公交运营新模式,足可视为一次公共服务创新的成功实践。

“轿车跑公交”只是解决公交困境的尝试之一,在常州之前,早有许多城市展开公交小型化、定制化探索。常州做法的特别之处在于,“轿车跑公交”这个脑洞开得足够大,同时还用在了容易被忽视的“村村通”线路。这表明常州在打破传统、挣脱束缚上更出彩,在追求公共服务普惠性上更用力。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执政亮点。

公共服务包罗万象,公共交通只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变化的转型期,人口、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挑战繁多,应对难度不小。面对日常履职理政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各地不妨像常州破解公交困境所做的那样,举一反三,大胆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打造真正的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

(作者为第一财经编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