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上市公司增逾200家,下阶段改革任务明确

第一财经 2025-11-14 16:24:00 听新闻

作者:周楠    责编:黄向东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在田轩看来,提升北交所流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综合施策。

282家上市公司,是开市之初81家的三倍多;950万户合格投资者,四年间增长超500万户……这是北交所开市四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从公司规模和质量上看,第一财经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

“北交所公司四年间增加逾200家,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同期A股其他板块,体现了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成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第一财经表示。

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北交所IPO、新股上市、市场指数等均有所表现,体现在IPO受理数领跑A股,多只新股“首秀”吸睛,在北证50带动下市场流动性亦显著改善。

田轩认为,北证50ETF的加速推出、做市商制度优化及中长期资金引入等举措,正逐步改善市场流动性结构。

作为一家年轻的交易所,北交所改革步履不停。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近期表示,该所将从四个维度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包括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等。

四年间上市公司总数增逾200家

整体来看,历经四载,北交所市场运行取得多方面成果,包括集聚了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构建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形成股债联动的市场格局、营造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

首先,从市场规模看,据北交所官网,截至11月14日收盘,该所共有上市公司282家,较开市之初的81家,同比增长约248%。

盈利能力上,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北交所公司盈利面超八成。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除*ST广道外,279家北交所公司已完成三季报披露,平均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近6%。其中,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八成。

北证50成份股继续发挥业绩“压舱石”作用。Wind统计显示,前三季度,50家指数样本公司合计实现营收约584亿元,累计贡献了近四成营收。从单家公司情况看,北交所“一哥”贝特瑞当期营业收入超百亿。

对于北交所当前的市场规模,田轩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速,快于其他板块,且目前的北交所公司所属行业,集中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硬科技领域,与政策引导方向高度契合。

“北交所在壮大规模方面,注重节奏更注重质量把控,符合市场对‘小而精’的预期。”他说。

改革也是围绕北交所的关键词。目前,“深改19条”落地两年有余,年内,该所又推出了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存量公司启用“920”新代码。

田轩认为,专精特新指数、“920”新代码切换等一系列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北交所在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市场功能方面的积极作为和坚定决心。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告诉记者:“个人认为,过去一年,北交所推出的最有意义的改革举措就是‘902’代码换装,这标志着北交所全面走进‘920’新时代,与新三板历史分离,与沪深两市并肩同行。”

市场交投逐步活跃

北交所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关键词是流动性。北交所市场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发展一度受困于流动性匮乏,而提升流动性也成为市场建设的重要方向。

自去年“924”以来,随着A股开启新一轮行情,北证50指数表现强势。Wind统计显示,9月24日至今,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四成,领先市场主要指数。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北交所新股市场持续火热。9月初,三协电机登陆北交所,首日大涨785.62%,一举成为年内新股市场的“涨幅王”。

截至目前,北交所年内共迎来2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约324%,首日最低涨幅的新股也达到150%,其余12只新股首日涨幅均在200%以上,近半数新股(9只)首日涨幅超300%。

即便放到整个A股市场,北交所新股的年内表现也颇为抢眼。据Wind统计,年内新股涨幅榜前十中,北交所占据半数席位,三协电机、广信科技分别排在第一、第三,其余3只新股丹娜生物、鼎佳精密、天工股份也跻身前十。

当前,北交所市场是否已形成了较好的赚钱效应?

田轩认为,今年以来,北证50指数呈现阶段性活跃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北交所投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关注,也显示出流动性在特定时期有所改善的迹象。

同时,他认为,政策利好也在加速提升北交所流动性。

“北证50ETF加速推出、做市商制度优化及中长期资金引入等举措,正逐步改善市场流动性结构。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风口的双重驱动下,相关个股交易活跃度上升,进而带动了指数表现和整体流动性的边际改善。”田轩说。

如何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在田轩看来,提升北交所流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综合施策。

他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进一步扩大优质上市公司队伍。严格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关,吸引更多符合北交所定位、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挂牌上市;二是持续优化交易机制,进一步降低交易门槛的可行性,探索引入做市商评价激励机制;三是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入市。进一步完善北交所基金产品体系,推动更多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

下阶段有四方面重点任务

作为一家年轻的交易所,北交所的发展还面临机遇和挑战。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背景下,北交所当前和下一阶段有哪些改革方向?

对于北交所当前发展,鲁颂宾称,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近年来在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对于下一阶段的北交所重点任务,他提到四方面,包括完善市场功能,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市场产品制度等。

首先,完善市场功能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持续研究优化北交所上市标准体系,提升上市审核制度的适应性和精准性,不断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工具;二是夯实新三板规范培育功能。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深入推进三四板制度型对接;三是丰富北交所债券市场产品体系。推进政府债常态化发行,拓展信用债市场功能。

其次,在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方面,融资端将严把上市准入关,强化持续监管,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做优做强,引导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投资端,推动设立更多主要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

同时,在完善市场产品体系方面,北交所将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不断提升投资交易便捷性。

此外,鲁颂宾称,北交所生态将更加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稳步提升市场国际化程度。

对于北交所下一阶段发展,田轩认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北交所审核效率持续提升,企业上市可预期性显著增强。同时,做市商机制、融资融券等基础制度相继落地,市场流动性逐步改善。

“对比国际,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共约3000家,北交所当前规模不足其10%,长期可参考其发展路径,北交所具备扩大至千家(公司)以上的潜力。”他说。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加快推出北证50ETF既是完善北交所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有望成为对北交所二级市场走势的利好。

“相关ETF一旦推出,将显著降低北交所的投资门槛,能为北交所二级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并带来稳定的被动投资资金,从而扩大资金来源。”他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