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社部答一财: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就业等政策培育劳务品牌

第一财经 2025-11-16 18:43:34 听新闻

作者:郭晋晖    责编:姚君青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人社部将强化对劳务品牌建设的四项支持。

深化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劳务品牌超过2300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

人社部等部门将于11月1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16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加快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用好政府、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深化劳务品牌建设。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就业等政策,引导培育一批劳务品牌。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组织品牌建设单位与市场主体对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壮大升级一批劳务品牌。”运东来说。

第一财经了解到,人社部将强化对劳务品牌建设的四项支持,对开展劳务品牌相关技能培训的,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对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税费减免、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对劳务品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拓展投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和2024年、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对强化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提出明确要求。

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强,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日益发展成为促就业、助发展、惠民生的综合载体。

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就业促进处处长蒋光明表示,自2021年设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以来,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通过组织化输出、专业化服务,有效破解了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稳定性不高、工资水平较低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已重点支持培育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近200个。

“本次大会有14个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参展。这14个品牌共带动36.5万脱贫地区农村群众务工就业,平均每个品牌带动2.6万人。通过劳务品牌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工资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务工群众,有的技能岗位务工收入实现了翻倍。”蒋光明说。

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与帮扶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了脱贫群众就地务工就业岗位。比如,广西“柳州螺蛳粉师傅”通过打造劳务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全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超30万个,吸纳5.4万脱贫群众务工就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副市长韦江表示,南宁紧扣特色产业,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同频共振,聚焦米粉、家政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南宁老友粉师傅”“南方月嫂”“壮乡陪护”等一批有影响力、带动效应强的劳务品牌。目前,全市已打造38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示范项目,培训16.18万人次,带动就业15.3万人。

运东来表示,劳务品牌建设呈现从自发性向组织化、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简单劳务向产业融合转变的良好趋势,要进一步强化品质化发展,强化技能提升,利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加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技能大师。

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升级,注重需求驱动,挖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市场需求,引导劳动者依托品牌创设企业、创新业态。注重龙头带动,培育一批劳务品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行业性、区域性联盟,带动劳务品牌集群式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