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当“一抹就退”的激素药膏成为无数家庭的首选,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也陷入了一场恶性循环:瘙痒、用药、缓解、复发、加重……再用药。如今,一款国产创新药,试图为这场漫长的斗争画上休止符。
“我的病人里,特应性皮炎约占三分之二,其中激素滥用的情况触目惊心。”11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在“首届湿疹之友健康管理论坛”上表示,“他们自行购药,随意涂抹,后果很严重——不可逆的膨胀纹、激素依赖性皮炎,这些都已成为皮肤科门诊的常见‘后遗症’。”
监管灰色地带与患者的自救困局
特应性皮炎(AD),这种被俗称为“过敏性湿疹”的疾病,远非简单的皮肤问题。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结伴而行,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疾病。全球范围内,A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中国形势尤为严峻:1-7岁儿童患病率已达12.94%,而1-12月龄婴儿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0.48%。
在皮肤科药物唾手可得的今天,混乱的自我药疗成为了疾病管理的“放大器”。“在药店柜台与网络平台上,各类‘皮肤神膏’唾手可得。”一位业内专家评论道,“监管的灰色地带与商业的过度营销,共同构筑了激素滥用的温床。”与此同时,“谈激素色变”的恐慌又让部分患者拒绝一切必要治疗,导致病情失控。
“我们正面临‘滥用’与‘惧用’并存的冰火两重天,这让规范治疗步履维艰。”张建中说。
在传统治疗中,医生与患者常常陷入两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顾超颖教授解释道:“糖皮质激素像是一支强力的‘消防队’,能迅速扑灭炎症之火,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建筑结构’(皮肤萎缩),留下‘水渍残留’(色素沉着)。而传统非激素药虽安全,却如同‘缓慢降温’,起效慢、效果弱。”
重塑市场与未来:非激素药物的双重革命
去年11月,中国原研的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在全球多国获批上市,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它是全球首个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AD治疗的芳香烃受体(AhR)调节剂。
临床数据验证了这种新机制的潜力。四项国际研究证实,用药8周后,近60%的患者实现深度止痒。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中,治愈后停药10个月,70%的患者没有复发。“这部分患者,可以说达到了我们追求的‘临床治愈’状态,即机体恢复了自我平衡的能力。”张建中强调。
中国拥有约7000万AD患者,其中超过90%需要外用治疗。据《2025年中国皮肤湿疹外用制剂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湿疹制剂市场规模约52.8亿元,激素类药物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如“皮炎平”2023年销售额高达10.4亿元。
非激素创新药的出现,正在掀起一场双重革命:它既打破了疾病“复发-加重”的临床恶性循环,也正开始撼动由激素主导多年的外用药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