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万亿级消费领域”来了,六部门发文部署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11-26 20:38:42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晓雷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方案》围绕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场景赋能、优化环境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

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11月26日对外公布。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首个印发的关于促消费政策文件。《方案》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国常会明确,要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发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持续拓展新的消费增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陈丽芬表示,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品、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日前在“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称,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商品过剩与高端服务短缺并存”的局面。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仅为50%,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家政等行业缺乏准入标准,市场混乱。这种中低端产能过剩与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潜在消费需求难以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制约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方案》围绕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场景赋能、优化环境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拓展增量,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包括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等。深挖存量,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包括促进绿色产品扩容迭代、推动农村消费品提质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发展、扩大历史经典名品影响力、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等。

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方面,《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应用,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品工业深度行,推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生产企业深度对接。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和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玩具、眼镜、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通过对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可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拓展智能消费新方式、新场景、新业态,以新型消费为引领激发消费内生动能,进一步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方案》还提到,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包括丰富婴童产品供给、加强优质学生用品供给、扩大时尚“潮品”供给、优化适老化产品供给等。

关于优化适老化产品供给,《方案》提出,加强适老化产品研发设计,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监测设备等急需产品。面向老年人品质生活需要,推出兼具舒适性、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老年鞋服产品,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吸收的食品,功能型日化产品等。开展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布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电商平台、商超等设立银发消费版面或专区。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已有36.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发放到失能老年人手中。我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有序推进,既有助于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也将带动养老服务消费,推动养老产业供给提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