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区域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全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0月22日,四川省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年发展成果。
从经济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2019年不足6.4万亿元,2024年达到8.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从2019年的6.3%提高到2024年的6.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30.3%;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目前,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24230.1亿元、是2019年的1.4倍,年均增长5.8%。
与此同时,5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迈上两个新万元台阶,2019年为6.5万元,2021年突破7万元、达到7.6万元,2023年突破8万、接近8.4万元,2024年达到8.8万元;年均增长5.3%,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2020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素加快集聚。其中,人口集聚效应明显,2024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853.5万人,比2019年末增加4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提高至7%。
另外,重庆和成都,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双核双圈能级也加快提升。
2019年成都经济总量仅1.7万亿元,2021年突破2万亿元,2024年达到23511.3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为27.0%;2024年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达到25168.5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为28.9%。
2021年和2022年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先后获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培育。2024年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分别突破2.9万、2.6万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4倍、1.3倍,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超过34%、30%。
在双核引领下,成渝中部地区加快崛起,2024年成渝中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3963.2亿元,是2019年的1.4倍。推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川渝高竹新区、万达开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南充、达州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从2019年的4334.1亿元增至2024年的5663.2亿元,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宜宾、泸州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从2019年的4733.1亿元增至2024年的684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