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自第一财经率先报道进口再生纸浆存在的问题后,近期这一话题的热度持续升温,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再生纸浆进口监管和标准修订。
10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再生纸浆申报要求的公告》;10月17日,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手发布关于规范进口再生纸浆监督监管有关事项的公告和《再生纸浆关键指标要求》,进一步规范进口再生纸浆监督监管。
10月31日,《再生纸浆》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获批准下达,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造纸标委会”)负责组织该标准修订;11月14日,造纸标委会召开《再生纸浆》国家标准修订研讨会,对《再生纸浆》国家标准的修订方案进行讨论。
海关总署在上述公告中明确要求,进口货物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在申报进口再生纸浆时,应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生产再生纸浆使用的工艺方法,即“干法”或“湿法”。但何为“干法”“湿法”,许多造纸行业人士都不甚了解,相关标准也亟待修订。
湿法再生纸浆生产过程
11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随团实地探访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项目时看到,巨大的厂房内堆着一眼望不到边捆扎结实的废纸原料。工作人员介绍,废纸原料由链板机送入水力碎浆机,分离出金属、塑料、砂石等非纤维杂质,并通过不同设备分别排出。
“碎浆系统包括水力碎浆机、绞绳机、高浓重质除砂器、杂质分离机、圆筒筛及重质杂质排渣等设备。”工作人员介绍,重质杂质工序排渣率可以达到0.2%;绞绳工序排渣率可以达到0.3%;圆筒筛排渣率可以达到1.0%;高浓重质除砂器排渣率可以达到0.2%。粗筛系统由一级四段外流式压力筛组成,进一步筛选并分离浆料中的非纤维杂质及难碎解纸片,四段粗筛排渣率可以达到0.5%。
接下来的低浓系统由一级四段低浓除砂器构成,利用离心力进一步去除浆料中的砂石杂质,排渣率可以达到1.5%。此外,精筛系统可进一步筛选并分离浆料中的非纤维杂质,排渣率达到1.5%。
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废渣池里,堆满了破塑料袋、饮料瓶碎渣、变形的易拉罐、胶粘物等杂质,巨大的抓斗把这些杂质放进输送带,再进入固废物焚化炉处理,转化为蒸汽能源。
记者在现场看到,制浆车间的浓度系统主要设备是12组扇片的浓缩盘,用于浆料净化和浓缩,成浆浓度达到4.5%。工作人员介绍,纸浆经水力式流浆箱实现均匀布浆,再经过脱水、真空吸水、伏辊压榨、气垫干燥等工序,以及近200摄氏度的蒸汽和热烘杀菌烘干工序,以确保浆板干燥和无菌。最终,一块块纸浆板被打包堆垛。

从流水线下来的小包浆垛完成称重及铁丝捆扎后,进入下道工序。图为中马双方员工正在探讨生产流程。摄影/章轲
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湿法工艺采用水力碎浆、除砂、压力筛、浓缩与浆板抄造(造纸工序术语),工业化制浆流程与原木浆一致。“这一湿法再生纸浆制造工艺,实现多级除杂,总排渣率约2.5%~5.0%,浆料残留杂质低于0.1%”“浆板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实现了杀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景兴马来控股公司高级顾问陈金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造纸项目是马来西亚环境局严格监管的重点项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审 (EIA)。“生产必须遵守EIA批复条件执行,还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例行监测,每4个月接受独立环保管理审核安装。有24小时在线烟气与废水监测系统,有年度排水、取水及固废炉运行许可证。
陈金泉称,2022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进口废纸管理条例》,建立了完整的进口审批与追溯体系。“与中国一样,马来西亚也杜绝‘洋垃圾’输入,以确保进口废纸均为可再利用的清洁原料。每批原料在海关申报时均需提供清洁度证明与预审报告。”
上述六部门出台的《再生纸浆关键指标要求》规定,再生纸浆不应有腐烂纸浆及异臭等感官性劣变;再生纸浆应形状、颜色和材质基本一致;夹杂物含量≤0.50%;再生纸浆不应混有放射性物质;不应混有危险废物。此外,《再生纸浆关键指标要求》还对重金属含量、未碎解的纤维组分含量、手抄片机械强度进行了规定。
干法制浆工艺存在争议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再生纸浆》国家标准修订过程中,各方对于湿法制浆并不存在分歧,争议集中在干法制浆工艺上。
业内专家近日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干法再生纸浆和干磨浆生产工艺的区别说明》(下称《说明》)。《说明》称,干法再生纸浆生产工艺“以空气为介质,不使用水”“对废纸原料进行物理净化、纤维分离”。该《说明》还以山东某再生纸浆装备流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操作流程:
废纸原料首先经人工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废纸,送入散包机打散分离出夹杂的固废等,再送入分选机,并用人工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废纸,将不符合标准的纸张杂物等收集后当固废处理。
然后,进一步通过人工撕除纸张上的包装胶带等夹杂物,并通过破碎机将纸张破碎成8厘米大小的纸片。破碎后,经过电磁和风力筛选,并进一步通过人工挑选纸片中细小杂物。
用散破机进一步将纸片破碎成4厘米大小的纸片,再次经过人工、电磁和风力筛选,进一步通过离心机将纤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用喂料螺旋将纤维输送进入纤维储存塔,将蓬松的纤维压缩,纤维温度在80摄氏度左右,然后将压缩好后的纤维通过打包机压缩后打包。
不过,对于这一干法再生纸浆的制造流程,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问题较多。中国包装联合会科技委副秘书长潘荣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理论上不能保证达标”“整个工艺流程有5步都需要人工处理,成本太高了!”
第一财经记者拿到的一段干法再生纸浆制造现场视频显示,仅废纸进料端就至少有6位工人不停地往传输带上搬运废旧纸片,现场尘土飞扬,生产环境极差。

通过多道工艺从废纸原料中剔除出来的大量固废正在被送入焚化炉。摄影/章轲
中国造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造纸装备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戚永宜对记者表示:“干法制浆是不成熟的工艺,没有科学依据,磨浆生产过程能耗很高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金永灿也表示:“干法制浆是不成熟的工艺”“生产过程中粉尘巨大。”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主任史惠祥分析说,“不用水,只靠机械粉碎”,这种看似“省事”的方式,实际上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用水作为溶剂,也就失去了通过水力分级、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的机会。废纸原料中常见的污染物比如塑料碎片、胶黏物、微生物、重金属(如铅、镉)无法有效分离。
一位业内专家在审阅了上述《说明》后表示,“存在多方面漏洞与不可行性”“核心问题集中在环保风险、成本高企、质量控制不足及流程设计缺陷,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该专家表示,多次机械破碎(3次破碎+纤维再生)会产生大量纸尘,缺乏配套除尘系统说明,易造成车间粉尘污染,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紫外杀菌为可选环节,但若不启用,纤维在储存、压缩过程中易滋生细菌,可能导致产品微生物超标,不符合环保与卫生标准。
流程中包含5次人工操作(原料初选、分选机人工挑选、撕除胶带、两次破碎后人工筛选),人工介入频次过多。规模化生产时,依赖人工筛选去除细小杂物,人工识别精度有限,易遗漏微小杂质,导致产品纯度不足。
多家造纸企业管控再生纸浆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进口再生纸浆新规出台后,多家进口再生纸浆的造纸企业已经在内部对进口再生纸浆进行质量管控。比如,某龙头造纸企业的管控规范涵盖该集团海外基地生产用于出口国内的再生纸浆质量管控要求,以及该集团从海外采购进口国内的再生纸浆质量要求。
该企业的管控规范要求,原料投料前对废纸原料进行初次挑选,挑选原料中的塑料、织物、饮料瓶、金属类及其他非金属杂质。禁止使用半包、整包整捆的、未经过挑选的原料直接投料。若当班生产的成品因挑选或上料的原因出现质量问题,要考核该人员。检测不合格的成品全部打散重新挑选。
“供应商做好质量管控,每个浆包要经检验合格并出具出厂合格证,便于追溯。”该集团还规定,“若因执行不到位导致再生浆被海关查扣、退运、处罚的,将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对于正在修订的《再生纸浆》国家标准,史惠祥表示,现有再生浆国家标准对关键质量指标如纤维完整度、杂质含量、微生物控制缺乏强制性要求。相比之下,国外标准(如欧盟EN643)对纤维形态、污染物去除率等有更明确的规定。
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教授王志杰表示,现有的再生纸浆国家标准对粗渣率(≤0.5%)的测定采用了孔径10毫米的平筛;强度指标也很低,只要耐破指数≥1,“入关门槛太低了。这种劣质再生浆最好被挡在境外,如果被放开,再加上没有微生物检测这一关,后果将不堪设想”。
金永灿表示,《再生纸浆》国家标准已进入修订阶段,需要在定义、工艺控制、质量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完善,以适应行业质量提升和监管需求。对于进口再生纸浆,必须严格把关。国家标准要为行业提供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包装运输规范,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基准。

即将进入生产流程的废纸原料。摄影/章轲
金永灿说,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造纸行业正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建议造纸龙头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向更环保的湿法工艺转型。这本身就是一个“倒逼机制”。他建议组织造纸界专家对进口再生纸浆的生产工艺(干法、湿法)、卫生安全、技术内容进行技术上的核对,对符合新标准的企业实行绿色标签激励和免检体系,提升市场认可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曾参加过《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全面禁止进口禁止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洋垃圾”。为解决国内造纸纤维原料短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实施了《再生纸浆》国家标准。
“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施压,但是我国还是顶住了压力,坚决实施了禁止进口‘洋垃圾’的禁令。”常纪文说,我国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程中,一直强调决不走回头路,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如修改再生纸浆进口国家标准,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方面的指标不应退步。
“近期国内造纸行业纸浆原料紧张的问题,可通过支持进口合规纸浆、国内提升制浆能力等方式予以缓解。”常纪文表示,目前,国内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合规的原料供应链,同时国内废纸回收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在逐步降低行业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度。造纸行业应有大局观,建立起既合规又高效的进口供应链,提高企业在绿色、低碳、循环、卫生方面的综合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