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因素致油脂消费增速回落

中国证券报 2011-12-15 08:20:00

责编:群硕系统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5200万吨,低于2010年的5479万吨。中国大豆消费增速回落是不是由多进口豆油造成的?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5200万吨,低于2010年的5479万吨。中国大豆消费增速回落是不是由多进口豆油造成的?

不是。2011年1月至10月,中国进口豆油累计98万吨,较2010年同期106万吨,还减少8万吨。如果按照2010年11月和12月的进口量,2011年中国进口豆油125万吨。可见,2010年和2011年进口豆油都较前几年还减少100多万吨,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减少并非由于多进口豆油造成的。

那么,中国豆油消费增速放缓是不是有其它油脂来替代?的确,中国菜籽油的年消费一直稳定在450万吨左右,但2010/11年度菜籽油消费突然增加约100万吨,主要可能是政府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抛储菜籽油147万吨,这对2010/11年度豆油消费具有替代。

考虑到2010年中国进口豆油133万吨,2011年预计进口125万吨,都较2009年减少100万吨左右。这样,2010/11年度菜籽油消费增加只是弥补进口豆油量的减少,数值正好是100万吨左右。

2011年1月至10月中国进口棕榈油累计361万吨。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2011年24度棕榈油进口总量约为460万吨,较2010年增加38万吨。2010年末中国棕榈油港口库存28万吨,2011年11月末棕榈油港口库存50万吨左右,增加22万吨。以此推算,棕榈油进口增加多转变为港口库存,没有进入消费环节。若企业库存保持不变,只有16万吨进入了消费环节,对豆油的替代程度很小。

2010/11年度中国政府抛储菜籽油,正好弥补进口豆油的减少,两者数量相当。2007年至2010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逐年回落,对豆油消费替代仅16万吨。总之,中国大豆消费增速回落了,中国豆油消费增速也回落了,菜籽油和棕榈油的消费对豆油消费的替代并不明显。

那么中国豆油或油脂总消费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

首先,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回落,最近十年由7.58%。回落到2010年的4.79%。;其次,根据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8000美元的阶段,人均年消费食用油稳定在20千克左右。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现在一些大城市甚至超过人均GDP10000美元这一数据。而2009/10年度中国食用油人均年消费为18.3公斤,这表明未来食用油消费将趋于稳定,增速将放缓。

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美国大豆消费量维持平稳。自1997年以来,美国大豆消费量维持在5000万吨左右,基本保持平稳,未呈现出增加趋势。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美国大豆消费量4776万吨,低于2010/11年度的4848万吨。

最后,除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回落外,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油脂的消费增速的回落也提供了依据。少年儿童占比逐年下降,老年人占比逐步上升。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对食用油的消费偏喜爱,而老年人口味偏清淡。

举报
相关阅读

中国企业加快出海需关注五个环境因素

中国企业不仅可以灵活、高效承接海外订单,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逐步实现从贸易型企业成长为对外投资的跨国企业,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表征。

8 125 07-29 01:44

医药总费用增速高位回落,超13亿人医保账本释放这些关键信号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多项医保改革全面推进,包括基金监管力度加强,使我国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走向了规范,从而降低了医药总费用。

88 07-15 15:38

详解中国经济年中答卷:工业增速大幅加快,消费市场态势向好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6 164 07-15 13:50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热射病”的特征是核心体温超过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20%-50%,堪称夏季健康的“头号杀手”。

957 07-07 15:49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看好中国科技和消费潜力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606 07-02 21:0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