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千元买的金饰竟掺了水份?近日,陕西和山西的老凤祥(600612)先后曝出金饰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众人关注。对此,许多消费者纳闷了:要怎样才能分辨金银的成色呢?
昨日,武昌一家回收金店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在武汉,也有部分金店有成色不足的现象,例如在金饰品的接口处,用18K金充当足金。“如果购买耳钉等小物件,可能一半都是18K金。”
他建议,消费者可以从三方面鉴别金银:
一是看颜色。他介绍,70%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色泽黄中带青,80%以上成色者基本是黄色,而只要成色达90%以上,包括我们常常说的九九金、九五金,色调明快,没有任何黑、灰、蓝混合杂质。而白银,高成色的白银首饰,看上去洁白、细腻、有光泽,并在首饰上印有厂家、店号等标记;而成色低的,色呈微黄,做工粗糙,假的银首饰色泽灰暗,不光洁。
二是掂重量。刘先生说,金子质重,看起来同样大小的首饰,金子往往比银子和其他金属重好几倍。而银子,尽管比金子轻,但比铝等还是要重些。
三是听声音。成色高的黄金首饰,掷于水泥地声音很闷,并有声而无韵,并不回跳。相反,如果掺杂了别的金属,声音可能比较脆,稍有回跳。与之类似,成色高的银饰品比重也很大,抛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低的则比重要小,抛在台板上能弹起很高,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
“这些方法只对成色水分很大的才有效,例如镀金镀银冒充纯金纯银等。”刘先生提醒,若是用18K金冒充足金,或者足金冒充千足金等,还是要通过专业鉴别。
宏观面上,贸易摩擦缓和、地缘政治出现缓和叠加美元指数反弹都令金价“过热”快速切换至“急冻”的模式。
很多原本观望的客户在黄金不断上涨的刺激下选择入手。
在信息透明、消费者觉醒的新时代,品牌营销的成功不再依赖于短期的话题制造或华丽的包装,而在于能否始终坚持真实、尊重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这些基本底线。
在海外,很多买“鸟”的也是中国人。
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